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学习 成语学习
隐隐绰绰-隐隐绰绰怎么读
2024-11-03 22:39:10 8人已围观
简介1.形容隐隐约约的四字词语2.起雾了,远处的小亭什么四字词形容隐隐约约的四字词语隐隐绰绰、朦朦胧胧、模模糊糊、若隐若显、若隐若现一、隐隐绰绰 [ yǐn yǐn chuò chuò ] 解释:影影绰绰是中国汉语成语,是指隐隐约约的意思。出自: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8回:“那云气如飞而至,隐隐绰绰
1.形容隐隐约约的四字词语
2.起雾了,远处的小亭什么四字词
形容隐隐约约的四字词语
隐隐绰绰、朦朦胧胧、模模糊糊、若隐若显、若隐若现
一、隐隐绰绰 [ yǐn yǐn chuò chuò ]
解释:影影绰绰是中国汉语成语,是指隐隐约约的意思。
出自: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8回:“那云气如飞而至,隐隐绰绰。”
译文:那云气像飞一样的过来,隐隐约约的。
二、朦朦胧胧 [ méng méng lóng lóng ]
解释: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出自: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9回:“夫人朦朦胧胧,尚不肯就走,早被几个宫人扶的扶,拽的拽,将他搀出宫来迎驾。”
三、模模糊糊 [ mó mó hu hū ]
解释:思想上不清晰的。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雪雁出来一看,模模糊糊认得是薛姨妈那边的人”。
四、若隐若显 [ ruò yǐn ruò xiǎn ]
解释:若:好像;隐:隐藏;显:显现。好像隐藏不露,又好像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出自:宋·赵佶《宣和画谱·山水三》:“作《风烟欲雨图》,非阴非霁,如梅天雾晓,霏微暗霭之状,殊有深思,使他人想象于微茫之间,若隐若显,不能穷也。”
译文:作《风烟想雨图》,非阴非停,如梅天雾明白,霏微暗雾的情况,有特别深入的思考,让其他人想象在模糊的时间,若隐若显,不能穷尽了
五、若隐若现 [ ruò yǐn ruò xiàn ]
解释: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
译文:李惊讶,正要询问,只见那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转身之间已经上床。
起雾了,远处的小亭什么四字词
1、起雾了,远处的小亭若有若无。
若有若无: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2、起雾了,远处的小亭隐隐绰绰。
隐隐绰绰:指隐隐约约的意思。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那云气如飞而至,隐隐绰绰。”?
3、起雾了,远处的小亭隐隐约约。
隐隐约约:意思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感觉很不明显;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只见山坡旁隐隐约约,倒像撺出一箭,直向大虫面上射去。”
4、起雾了,远处的小亭若隐若现。
若隐若现:意思是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
5、起雾了,远处的小亭时隐时现。
时隐时现:即有时隐没,有时出现。形容模糊、看不清。
出处: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子房当烹狗藏弓之世,时隐时现,托赤松以自保。”
扩展资料:
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增加水汽含量。
雾是由辐射冷却形成的,多数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气象上叫辐射雾;
另一种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空气中的水蒸汽逐渐受冷液化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做平流雾;
有时兼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可以看出,能具备这些条件的就是深秋初冬,尤其是深秋初冬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