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学习 成语学习
文不加点的出处-文不加点的意思是什么
2024-11-03 22:55:34 17人已围观
简介1.文不加点是形容文笔简洁2.成语文不加点指什么3.文不加点什么意思?4.文不加点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5.成语“文不加点”是什么意思6.文不加点成语意思文不加点是形容文笔简洁文不加点意思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写作习惯,古人
1.文不加点是形容文笔简洁
2.成语文不加点指什么
3.文不加点什么意思?
4.文不加点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5.成语“文不加点”是什么意思
6.文不加点成语意思
文不加点是形容文笔简洁
文不加点意思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写作习惯,古人写作时通常会先构思好文章的框架和内容,然后一气呵成写出初稿,之后再进行修改和润色。如果一篇文章没有经过修改就完成了,就可以说是文不加点。
文不加点也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写作状态。在写作中,如果作者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表达一个意思,或者如何连接段落和句子,就会影响到文章的流畅性和连贯性。而如果作者具备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熟练的写作技巧,就可以在写作中迅速地把握住文章的要点和核心,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将意思表达出来,从而让文章更加流畅、自然、有力。
文不加点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形容文笔的质量和高度。有些作者为了追求辞藻的华丽或者表达的繁琐,会忽略文章的实质和精神,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文章的质量,也会让读者难以理解和欣赏。而文不加点则是将文笔回归到最原始、最本质的状态,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这样的文笔不仅简洁明快,也能够更加深入人心。
使用文不加点造句:
1、他的文章文不加点,一气呵成,让读者阅读起来十分流畅。
2、在考场上,她文不加点,迅速地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3、他是个高效的写作者,每次写作都是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4、他的文笔非常熟练,每次写作都是文不加点,无须修改。
5、她的文章常常是文不加点,因为她对文字的运用非常熟练。
6、他写文章时总是文不加点,一气呵成,从不拖泥带水。
7、即使是复杂的论述,他也能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8、他的写作技巧高超,每次都是文不加点,无需修改。
9、她的文笔非常干净利落,给人一种文不加点的感觉。
10、他写诗时常常是文不加点,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情感。
11、他是个著名的作家,文笔优雅,从不需要修改,总是文不加点。
12、这位作家文笔优美,每篇文章都是文不加点,无需修改。
13、她非常享受写作的过程,每次都是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14、他的写作风格直截了当,文不加点,一针见血。
15、即使是写一篇文章,他也能文不加点,展现出他的才华。
成语文不加点指什么
文不加点意思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成语典故:
祢衡,汉末文学家,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人,长于文章辞赋,文采斐然。但他为人恃才傲物,喜讥嘲权贵。汉献帝兴平年间避难于捐州。建安初年,受孔融、杨修等人引荐,曹操欲见他。
华歆等谋臣对祢衡十分妒忌,便在曹操面前进谗言陷害他,曹操因此怠慢他。祢衡知道后十分气愤,大骂华歆等人。曹操装得很大度,不想背上杀贤的罪名,就在大堂上让祢衡击鼓,借此羞辱他。
祢衡就在大堂上脱光衣服,一边击鼓,一边骂曹操。曹操仍很大度,把祢衡送到荆州刘表处。不久,刘表也接受不了他,又把祢衡转送至江夏黄祖处作书记官。祢衡在任期间,读到蔡邕所作碑文,过目不忘,事后默写,一字不误。此事深受黄祖之子黄射敬佩。
一次黄射大宴宾客,有人献鹦鹉一只。祢衡应黄射之请,于江夏黄祖公堂上即席作《鹦鹉赋》一篇,拿起笔一挥而就.文不加点。其文辞藻华丽,情怀慷慨。但由于祢衡在宴会上顶撞了黄祖,黄祖一怒之下杀了他。
成语辨析
“文不加点”的近义词有“下笔成章”“一挥而就”“倚马可待”“一气呵成”等。“一挥而就”的意思是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文不加点”与“一挥而就”都有形容一个人写文章时才思敏捷的意思。
不过,“文不加点”强调的是写出的文章很完美,挑不出任何毛病;“一挥而就”强调的是写文章的速度极快,中间没有任何停顿。
“文不加点”的反义词有“三纸无驴”“江郎才尽”等。“三纸无驴”的意思是写了三张纸,还没有见到一个“驴”字,讽刺废话连篇,不着边际,文辞繁冗,连篇累牍而不得要领。“江郎才尽”即用来泛指才思减退。
对于“文不加点”的运用,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情况,将其理解成“文章没有标点”,这就大错特错了。
文不加点什么意思?
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自: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示例:援笔一挥,~。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
近义词:一气呵成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来看下面两道考题: 经过他的认真学习,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毛病.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两处,将‘文不加点’看成了贬义词,与其本身意思矛盾,因此用法是错误的! 原意是褒义的.
近义词:一气呵成
文不加点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336 成语 文不加点 注音 ㄨㄣˊ ㄅㄨˋ ㄐㄧㄚ ㄉㄧㄢˇ 汉语拼音 wén bù jiā diǎn 释义 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通篇无所涂改。
#语出汉.祢衡〈鹦鹉赋〉。
典源 #汉.祢衡〈鹦鹉赋〉(据《文选.卷一三.赋.鸟兽上》引)1>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坐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2>因为赋3>,笔不停缀4>,文不加点5>。
〔注解〕(1)典故或见于张衡《文士传》、《南史.卷三九.刘孺列传》。
(2)衡:祢衡,字正平,东汉平原人,生卒年不详。
有辩才,善属文,气刚傲,尝骂曹操,后为黄祖所杀。
(3)赋:吟咏、写作。
(4)缀:组合字句篇章。
(4)点:古人写文章,如果字写错了,就在字旁用笔加一黑点,表示不要。
所以点是点除,即删改的意思。
〔参考资料〕■汉.张衡《文士传》(据《初学记.卷一七.聪敏》引)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
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南史.卷三九.刘孺列传》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尝在御坐为〈李赋〉,受诏便成,文不加点。
梁武帝甚称赏之。
后侍宴寿光殿,诏群臣赋诗。
时孺与张率并醉,未及成。
帝取孺手板题戏之曰:「张率东南美,刘孺洛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其见亲爱如此。
典故说明 古人书写时,如遇错字,就在写错的地方涂一点墨,表示删去。
所以「文不加点」就表示文章一挥而就,不加以涂改,用来形容文人的才思敏捷,可以下笔成章,如东汉的祢衡写〈鹦鹉赋〉时就「文不加点」。
祢衡恃才傲物,不为曹操所容,因此曹操将他送到黄祖那边。
有一次黄祖的儿子黄射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黄射请祢衡即席为这只珍禽作一篇赋。
祢衡答应了,他并在赋中形容自己写这篇赋时,下笔如飞,没有任何的错字和修改,很快地便将〈鹦鹉赋〉完成了。
后来「文不加点」这句成语被用来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通篇无所涂改。
后来「文不加点」就用来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援笔立成,不需涂改。
书证 01.汉.祢衡〈鹦鹉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源)02.《晋书.卷八九.忠义列传.嵇绍》:「时弘农王粹以贵公子尚主,馆宇甚盛,图庄周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为之赞。
含援笔为吊文,文不加点。」
03.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三.敏捷》:「开元中,李翰林应诏草〈白莲花开序〉及〈宫词〉十首。
时方大醉,中贵人以冷水沃之稍醒,白于御前索笔一挥,文不加点。」
04.《三国演义》第七一回:「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
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
05.明.杨珽《龙膏记》第一○出:「老爷昨日请他即席挥毫,文不加点,老爷说,在座之人无出其右。」
06.《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这洪内翰令左右取文房四宝来,诸 *** 供侍于面前,对众官乘兴,一时文不加点,扫一只词,唤做〈虞美人〉。」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通篇无所涂改。
使用类别用在「出手成章」的表述上。
例 句<01>他即景生情,文不加点地写了好几首诗。
<02>多年的记者生涯,成就了他文不加点的写作功夫。
<03>外甥小小年纪,写起文章来却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04>他思索片刻,便拿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完成了一篇精采的社论。
<05>想要能够文不加点,下笔有神,除了天资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勤练。
<06>写文章要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的,一定是具有相当文字修养的人。
<07>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极具文才,能援笔成章,文不加点。
<08>他一拿到作文试题,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
<09>他似乎天生就是要吃作家这行饭,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轻而易举,真是教人佩服。
近义词: 一气呵成,一挥而就,下笔成章
反义词: 辨识 参考语词 不加点,文无加点
成语“文不加点”是什么意思
成语:文不加点
拼音:wén bù jiā diǎn
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处: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示例:援笔一挥,~。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
近义词:一气呵成
文不加点成语意思
成语: 文不加点
拼音: wén bù jiā diǎn
解释: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处: 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举例造句: 援笔一挥,文不加点。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
近义词: 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