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学习 成语学习

驰马试剑打一个生肖-驰马什么意思

2024-12-15 03:39:22 126人已围观

简介1.马哲求助2.十二生肖的故事成语3.谁有关于马的资料?4.一道语文题马哲求助姓氏      马姓系承赵奢 望出陕西扶风   马,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出人头地的著名姓氏,尤其是中华民族中回族的大姓。   关于马姓的姓源,《姓纂》上是样记载的:“赢姓,伯益之后,赵王子赵奢,封马服君,子孙氏焉。子孙氏焉。

1.马哲求助

2.十二生肖的故事成语

3.谁有关于马的资料?

4.一道语文题

马哲求助

姓氏

马姓系承赵奢 望出陕西扶风

马,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出人头地的著名姓氏,尤其是中华民族中回族的大姓。

关于马姓的姓源,《姓纂》上是样记载的:“赢姓,伯益之后,赵王子赵奢,封马服君,子孙氏焉。子孙氏焉。赵奢兴,赵灭,徙咸阳,望出扶风。”

由此看来,马氏固然是颛顼之后 的赢姓后裔,而使他们得以“马”为姓的,则是2000多年以前战国时代赵国的王子赵奢,所以,如果以赵奢为后世马氏的始祖,也是理所当然的。

据说,赵奢的子孙,最初是以“马服”两个字为姓氏的,后来才逐渐改为单姓马。这一支马氏,主要在古时的扶风一带繁衍,扶风就在现在的陕西省境内,所以后世姓马的人,最早应该也是发源于陕西。

以始姐赵奢的辉煌事迹为开始,在秦汉天下一统以后,马氏很快地在历史上出人头地,成为一个著名的姓氏,而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伏波将军马援,就是光大马氏门楣的最主要人物。据《后汉书》的记载,他在年高62岁的时候,有五溪蛮反叛,他就自请率兵前往讨伐,但是皇帝以他年事已高而不准。于是,他就披甲上马,据鞍顾盼,以示可用。他的这番老当益壮的豪气,终于感动了皇帝,在“矍铄哉!是翁也!”的赞美声中,率师出征,最后在军中,终于以“马革裹尸”而还。

马援的另一项不朽贡献,是把马姓带到了南方,使南方很早就有了马姓人家。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平交趾,立铜柱表功的威武不可一世的时期,历来的古籍,对于这一段辉煌的史迹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

如此看来,南方的马氏,是早在2000年以前,就由马援带过去的,这些人虽然很少可能本来不姓马,但是在寿冷县定居以后却统统改姓为马,成为了马氏南方的开基始祖。

基本介绍

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草食性家畜。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随着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马的役用价值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明显下降,田间作业几乎都为拖拉机所取代,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马仍以役用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来源。

起源和驯化 马属动物起源于6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初期 ,其最原始祖先为原蹄兽 ,体格矮小,四肢均有 5 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5800万年前第三纪始新世初期的始新马 ,或称始祖马,体高约40厘米。前肢低,有4 趾;后肢高,有3趾。牙齿简单,适于热带森林生活。进入中新世以后,干燥草原代替了湿润灌木林,马属动物的机能和结构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体格增大,四肢变长,成为单趾;牙齿变硬且趋复杂。经过渐新马、中新马和上新马等进化阶段的演化,到第四纪更新世才呈现为单蹄的扬首高躯大马。

家马是由野马驯化而来。中国是最早开始驯化马匹的国家之一,从黄河下游的山东以及江苏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及仰韶文化时期遗址的遗物中,都证明距今6000年左右时几个野马变种已被驯化为家畜。马的驯化晚于狗和牛。

生物学特性

不同品种的马体格大小相差悬殊。重型品种体重达1200千克,体高200厘米;小型品种体重不到200千克,体高仅95厘米,所谓袖珍矮马仅高60厘米。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附有掌枕遗迹的附蝉 (俗称夜眼) ,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毛色复杂,以骝、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脱换一次。汗腺发达,有利于调节体温,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胸廓深广,心肺发达,适于奔跑和强烈劳动。食道狭窄,单胃,大肠特别是盲肠异常发达,有助于消化吸收粗饲料。无胆囊,胆管发达。牙齿咀嚼力强,切齿与臼齿之间的空隙称为受衔部,装勒时放衔体,以便驾御。根据牙齿的数量、形状及其磨损程度可判定年龄 (图3),听觉和嗅觉敏锐。两眼距离大,视野重叠部分仅有30%,因而对距离判断力差;同时眼的焦距调节力弱,对 500米以外的物体只能形成模糊图像,而对近距离物体则能很好地辨别其形状和颜色。头颈灵活,两眼可视面达330°~360°。眼底视网膜外层有一层照膜,感光力强,在夜间也能看到周围的物体。马易于调教。通过听、嗅和视等感觉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记忆。平均寿命30~35岁,最长可达60余岁。使役年龄为3~15岁,有的可达20岁。

类型

全世界马的品种约有200多个,中国有 30 多个 。主要可分为小型地方品种、乘用型、快步型、重挽型、挽乘兼用型。饲养管理方式主要有群牧管理、舍饲管理和幼驹培养及调教。

马 mǎ <名>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夫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code]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又如:马子(筹码)

关于马的文化

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 中国人有姓马的。马姓是常见的姓氏之一。除了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也有不少姓马的。马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云南回族几乎清一色地姓马。

昭陵六骏:(古代君王的马)

昭陵六骏是指陕西礼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德之弟),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1914年被打碎装箱盗运到美国,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这组石刻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所乘战马的英姿。

拳毛騧:黄皮黑嘴,身布连环旋毛。平刘黑闼时所乘,身中九箭。李世民赞曰:“月精按辔,天马行空,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什伐赤:虎牢关大战逐个击破王世充、窦建德时所乘,臀中五箭。

白蹄乌:平薛仁臬时所乘,无箭伤。李世民赞曰:“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特勒骠:白里沁黄,平宋金刚时所乘,无箭伤。

青骓:平窦建德时所乘,四蹄腾空,身中五箭,其中前体一箭,后体四箭。

飒露紫:征洛都王世充时所乘,前胸中箭,丘行恭与李世民换骑,并为飒露紫拔箭。李世民赞曰:“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浮雕里附一人,仿丘行恭拔箭。

历史与种类

商官名。常奉命征伐和射猎。《殷虚马契前编》卷三第三十一第二片:“贞肇马左右中人三百”。可知“马”分左、右、中三队,每队百人。后世马司之官,或从此出。

秦始皇七匹名马 《古今注》: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

周穆王八骏 《拾遗记》:

一名 绝地,足不践土。二名 翻羽,行越飞禽。三名 奔宵,野行万里。四名 越影,逐日而行。五名 逾辉,毛色炳耀。六名 超光,一形十影。七名 腾雾,乘云而奔。八名 挟翼,身有肉翅。

骅骝、绿耳、盗骊、骐骥、纤离。

《水注经》: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其中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绿耳、盗骊、骐骥、纤离。乘以献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

雷首良马

《穆天子传》:壬戌天子至雷首,犬戍觞天子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六。

翠龙

扬雄《河东赋》注:诗古曰:“翠龙,穆天子所乘马也”。

玉马

《瑞应图》:玉马者,王朝清明尊贤则至。

(马肃)(马霜)。括号内字为合字。键盘上打不出来。骦

《左传》:唐成公有两骕骦马。一云骕骦,马色如霜纨。

沙丘马

伯乐对秦穆公曰:“臣有所与九方皋,……”。

秦始皇七匹名马

《古今注》: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

楚骓

《史记》:项王骏马名骓,常骑日行千里。及败至乌江,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以赠公。”

九逸

《西京杂记》:汉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骏足也。名曰浮云、赤电、绝群、逸群、紫燕骝、禄螭骢、龙子、嶙驹、绝尘,号九逸。有来宣能御。

乌孙、天马

《张骞转》:元狩中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宛天马

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孟康曰:“言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集生驹皆汗血,因号天马子。

赤兔

《曹操传》:吕布有骏马名赤兔,常骑乘之。时人为之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35厘米,体重267~370千克。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被毛浓密,毛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8小时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哈萨克马

产于新疆的哈萨克马也是一种草原型马种。其形态特征是:头中等大,清秀,耳朵短。颈细长,稍扬起,耆甲高,胸销窄,后肢常呈现刀状。

现今伊犁哈萨克州一带,即是汉代西域的乌孙国。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汉武帝为寻找良马,曾派张骞三使西域,得到的马可能就是哈萨克马的前身。到唐代中叶,回纥向唐朝卖马,每年达十万匹之多。其中很多属于哈萨克马。因此,中国西北的一些马种大多与哈萨克马有一些血缘关系。

河曲马

河曲马也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良地方马种,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原产黄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因地处黄河盘曲,故名河曲马。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现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驮运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故多作役用,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农用挽马。

西南马

西南马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一带。特点是体形小,善走山路。西南马头较大,颈高昂,鬃、尾、鬣毛丰长。身体结构良好,肌腱发达,蹄质坚实。善于爬山越岭,可驮运货物100千克以上,日行30~40千米,是西南山区一支很需要运输力量。其中较著名的有四川建昌马、云南丽江马和贵州马等。

三河马

三河马是血统极为复杂的的马种。20世纪初,一些俄国贵族来到中国东北,他们带来了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等良种。日本占领时期,又带来了纯血马、盎格鲁阿拉伯马等马种。这些马通过与当地马种杂交,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河马。

三河马体格较蒙古马高大,它形态结实紧凑,外貌俊美,胸廓深长,肌肉发达,体质结实,背腰平直,四肢强健,关节明显。毛色主要为骝毛、粟毛和黑毛三种。平均体高140~147厘米,体重330~380千克。三河马气质威悍,但性情温驯,耐粗饲,适应较粗放的群牧生活。它属挽乘兼用经济类型。乘马跑1千米只需1分10秒时间。单马拉起载重五百多千克的胶轮大车,半小时可走完10千米。

伊犁马

伊犁马是以新疆的哈萨克马为基础,与前苏联顿河马、奥尔洛夫马等杂交而成。当地牧民称它“二串子马”。六十年代后,伊犁马的培育主要以顿河马为主,其顿河马的血液达到了50%以上。

伊犁马伊犁马平均体高144~148厘米,体重400~450千克。它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部小巧而伶俐,眼大眸明,头颈高昂,四肢强健。当它颈项高举时,有悍威,加之毛色光泽漂亮,外貌更为俊美秀丽。毛色以骝毛、粟毛及黑毛为主,四肢和额部常有被称作“白章”的白色斑块。伊犁马性情温顺,禀性灵敏,擅长跳跃,宜于山路乘驮及平原役用。在126千米的长途竞赛中,负重80千克,7小时12分钟就可到达。是优秀的轻型乘用马。

荷兰温血马 Dutch Warmblood (KWPN)

要说有哪一个品种的马,像明星一样快速窜红,那就是荷兰温血马。这是个新的品种,荷兰在1958年才开始有血统登记簿,然而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最流行、最受欢迎的马术竞赛与骑乘用马。荷兰温血马可说是二十世纪的新产品,有别于二十世纪以前就有的温血马,它是专门为了马术竞赛用而培育出来的温血马。虽然这是荷兰人所创造的品种,但其实应该算是一个欧洲品种,因为除了荷兰之外,还有英国、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血统。

荷兰温血马的起源来自于荷兰两个本地的品种,海尔德兰马(Gelderlander)与格罗宁根马(Groningen) ,事实上这跟当地的土壤息息相关。海尔德兰在荷兰中部,当地的土壤为沙地,所发展出来的马属于较轻型。而格罗宁根当地则都是硬质的黏土,成长出来的马就属于较重型的。然而两个品种的基因却是可以兼容的,因此培育者就常常在海尔德兰马的血统中加入格罗宁根马的血统,来增加海尔德兰马的重量,反之亦然。

海尔德兰马与格罗宁根马这两个品种都是自中世纪以来在荷兰与其邻近区域就有的品种。海尔德兰马有安达卢西亚马(Andalusian)、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马(Neapolitan)、诺曼马(Norman)、Norfolk Roadster、德国的奥登堡马(Oldenburg)、荷尔斯泰因马(Holstein)、英国的盎格鲁-诺曼马(Anglo-Norman)、哈克尼马(Hackney)与纯血马(Thoroughbred)的血统。而格罗宁根马则是由丹麦的佛里斯马(Friesian)与德国的奥登堡马(Oldenburg)两种品种交叉产生的。

自古以来荷兰的农夫靠马生活,很早就建立了严格的培育马的方法,来淘汰品种中健康与性格的缺点,以及智能不足的马。这种严格筛选的作法,造就了今天的荷兰温血马。工业革命之后的机械化,使得马的用途转为休闲骑乘与运动,荷兰人以此为目的再一次成功的展现他们的培育技术。 海尔德兰马与格罗宁根马这两个品种有一些令人激赏的共同特点:华丽的动作、良好的基本构造、具有风采的质量、稳健成长的能力、温驯合作的气质。荷兰人引进英国纯血马,以增加它的勇气,并改善有时会发生的缺陷,例如过长的背、太短的脖子、太短太弱的前肢等。相当轻盈的动作也是纯血马带来的,而为了要去除随着纯血马而来的难以驾驭的特质,不但靠引进其它荷兰本土血统,也引进法国的塞拉法兰西马(Selle Francias)、德国的汉诺威马(Hanoverian)与荷尔斯泰因马(Holstein)血统,以改良出最后的品种。另外也引进英国的哈克尼(Hackney),以培育漂亮的挽马,也有些人继续培育传统海尔德兰马型态的马,最后竟演变成三种类别的荷兰温血马

马的嗅觉

马的嗅觉是很发达的,是信息感知能力非常强的器官,这使它能在听觉或其他感知器官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很容易接收外来的各样信息,并能迅速地做出反应。发达的嗅觉与灵敏的听觉以及快速而敏捷的动作完美结合,是千万年来马进化成功之处,也是马为人类贡献的主要生理特征。

1. 马识别外界事物主要靠的是嗅觉

马认识或辨别事物信息,特别是近距离的陌生物品或动物,首先表现为使用嗅觉的行为。有时会主动接近物品,鼻翼扇动,作短浅呼吸,力图吸入更多的新鲜气味信息,加强对新鲜事物的辨别或进行探究。然后进行相应的休憩或躲避等行为。马能根据嗅觉信息识别主人、性别、母仔、发情、同伴、路途、厩舍和饲料种类。例如,已经证实发情母马的气味可以远距离吸引公马,当然,公马靠嗅觉可以确定一定距离内的发情母马。公马在遇到母马发情时常有翻唇嗅天行为(性嗅反射)。

2. 马依靠嗅觉适应环境

群牧马或野生马依靠嗅觉,辨别大气中微量的水汽,借以寻觅几里以外的水源和草地。所以野生的马群能够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马根据粪便的气味,可以找寻同伴,避开猛兽和天敌。马对不同的嗅觉信息会有不同的条件反应。马在嗅到生疏或危险的信息时,还会发出短促的喷鼻声(打响鼻),以示警备,并把这一信息通知同伴。马对同伴排泄的气味有着极强的反应,据观察,公马愿意在发情母马曾经排过尿的地点排尿。马驹要是闻到新鲜的排泄物,将被激起高度的排泄反应,引起排粪和排尿。因此,马能根据嗅觉信息,改变马在群体中的生活和定向活动。

3. 马能靠嗅觉鉴别污水或有害的饲草饲料

马鼻腔很大,鼻腔下筛板和软腭连接,形成隔板作用。因此,采食时仍可以通过鼻腔吸入嗅觉信息,既可选择食物,又可警惕敌害,两者互不干扰。马能利用嗅觉去摄食体内短缺的营养物质,并能在草原上辨别有毒植物或牧草,马很少误食毒草。马能靠嗅觉鉴别受污染的水和饲料并拒绝饮用。在马匹日常管理中应注意水源、料池、水槽、饲槽的卫生,这对马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4. 马对嗅觉熟悉的事物容易接收

因此,接近马或调教马时,让它学习新事物,最好先以嗅觉信息向它打招呼。例如,配戴挽具、鞍具,先让马嗅闻,操作上会更顺利。有时需要对孤驹寻找另外的母马寄养时,用该母马的乳汁对幼驹进行涂抹,则会增加母马对孤驹的接收程度。饲料的改变,马舍环境的改变,马是最容易感觉到的,这需要渐渐适应。管理上应注意饲槽、水源等方面的卫生,这可以减少环境对马匹的不良刺激。

5. 利用马的嗅觉也能建立后效行为

马的嗅觉是非常敏锐的,利用马的嗅觉也能建立马的后效行为。舍饲马匹稍加调教可以建立在固定位置排粪尿的习惯。调教方法是,首先将厩内清扫得非常干净,只在指定位置堆上粪便,并在埋罐内放入少量尿液。将马放入厩内任其自由嗅闻,在氨的刺激下会引起马排粪、排尿的行为。如位置稍不适宜,可以用小杆驱赶,经几天调教,即可固定,以后马匹在排泄时会寻找有粪尿的原位置。对于赛马要调教它在赛前15分钟排粪、尿,这对保证赛马发挥较好的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马的嗅觉非常敏锐,马凭借嗅觉来鉴定自己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事物,并能根据判断做出相应的行为。认真观查马的嗅觉行为,如对饲草饲料、水源、周边环境的反应,就能发现那些对于马匹来说不适宜的条件和因素,及时改进以保证马匹的建康。利用马匹嗅觉建立相应的行为,也是一个优秀的饲养管理人员优先考虑的手段。

马的味觉

马一天中有很长的时间进行采集食物,饲料经过嗅觉初步断定外,主要就由味觉来决定食入的速度和多少。因此,味觉是马匹很重要的感知器官。有关马的味觉方面研究的材料不多,但马的味觉很有特色,也很好掌握利用。

1.马的味觉感知能力一般,因此采食面很宽。

马依靠味觉进行咬嚼性探究括动,马口腔和舌分布有味觉感受器,亦叫味蕾。这些味蕾多集中于轮廓状乳突、蕈状乳突和叶状乳突之中。

马的味觉感受并不灵敏,因此,马采集食物的范围很广,马也是最容易饲养的动物之一。很多的饲料马都能适应,有的甚至是比较粗糙、适口性很差的饲料。在我国北方牧区,冬天马匹主要采食草地枯草,有时甚至是树枝和落叶,补饲是有限的。农区的有些秸秆马也都食用,切铡和适当粉碎更好。饲料范围宽,也是马适应能力的一个主要特征。当然,即使马的食物很宽,始终给予马匹优质、可口的饲草饲料是必须的。

2.马的味觉有很强的偏好。

马虽然采集的范围很宽,但对食物中的味道还是有所偏好。马对苦味不敏感,对甜味和酸味的感受较为强烈。马喜甜味而拒酸味。带有甜味的饲料,如胡萝卜、青玉米、苜蓿草,糖浆这些都是马最爱食用的,这些饲料都可以作为食物诱饵,或调教中的酬赏,以强化某些后效行为。带酸味的饲料需要经过适应过程才会逐渐适应。

3.味觉差还容易引起消化障碍。

马的听觉

马的听觉是非常发达的,是信息感知能力很强的器官,这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听觉发达是对马视觉欠佳的一种生理补偿,这对在原始状态上马的生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马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关键问题就是躲避猎食动物的袭击,而马躲避猎食动物袭击的本领有就是逃跑和有限的反击。对马来说,及早听到危险的信号而采取迅速逃避行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睡觉的方式

马睡觉不一定非在晚上,更不是一觉睡到大天亮。要是没人打搅它,它可以随时随地睡觉,站着、卧着、躺着都能睡觉。大马一天能睡八、九次,加起来差不多有六个小时。天亮以前那两个钟头,马睡得最香。

关于马的诗词

关于马的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金秋。”《马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香车宝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马的成语

1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2.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3.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4.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5.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6.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7.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8.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9.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10.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11.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12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13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14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15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鞍马劳顿 鞍马劳倦 鞍马劳困

鞍马劳神 鞍马之劳 鞍前马后 鞭长不及马腹 弊车羸马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荒马乱 兵慌马乱 伯乐相马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班马文章 宝马香车 兵强马壮 避世金马

不食马肝 不识马肝 北叟失马 车尘马足 车驰马骤

车殆马烦 车怠马烦 车烦马毙 持戈试马 窗间过马

车马辐辏 策马飞舆 车马骈阗 驰马试剑 车马填门

车马盈门 吹牛拍马 车水马龙 车填马隘 车尘马迹

车辙马迹 车在马前 东风吹马耳 东风马耳 东风射马耳

斗鸡走马 打马虎眼 大马金刀 得马失马 得马生灾

马的歇后语,谚语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英雄汉,河中淹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驴唇不对马嘴) 心急马行迟。

马大哈。马后炮。马拉松。马前卒。马屁精。

关于马的歇后语

马鞍套在驴背上——对不上号。 马背上打电话——奇闻。

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 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一张嘴。 。

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 马儿伸腿——出题。

十二生肖的故事成语

十二生肖的故事成语

比较常见的有这些:鼠: 抱头鼠窜 虫臂鼠肝 城狐社鼠 鸱鸦嗜鼠 鸱张鼠伏

掉头鼠窜 胆小如鼠 奉头鼠窜 孤雏腐鼠 官仓老鼠

牛:搏牛之虻 版筑饭牛 充栋汗牛 椎牛发冢 吹牛拍马

喘月吴牛 对牛鼓簧 带牛佩犊 对牛弹琴 多如牛毛

虎:冯河暴虎 放虎归山 放虎遗患 风虎云龙 放虎自卫

伏虎降龙 凤叹虎视 官虎吏狼 宫邻金虎 甘冒虎口

兔:兔起凫举 兔起鹘落 兔起乌沉 兔缺乌沉 兔凫举

兔走鹘落 兔走乌飞 乌踆兔走 乌飞兔走 守株待兔

龙:鳌愤龙愁 笔底龙蛇 扳龙附凤 白龙鱼服 笔走龙蛇

画龙点晴 火龙黼黻 活龙活现 画龙刻鹄 虎略龙韬

蛇:拨草寻蛇 笔底龙蛇 杯弓蛇影 壁间蛇影 杯蛇鬼车

行行蛇蚓 骇龙走蛇 画蛇添足 画蛇著足 虎头蛇尾

马:车马辐辏 策马飞舆 车马骈阗 驰马试剑 车马填门

千军万马 不识马肝 北叟失马 车尘马足 马到成功

羊:爱礼存羊 羊入虎群 昌歜羊枣 多歧亡羊 羝羊触藩

饿虎扑羊 饿虎擒羊 饿虎吞羊 告朔饩羊 亡羊补牢

猴:沐猴衣冠 弄鬼掉猴 杀鸡哧猴 杀鸡骇猴 杀鸡儆猴

宰鸡教猴 猴年马月 猴头猴脑 尖嘴猴腮 沐猴而冠

鸡:独鹤鸡群 打鸡骂狗 戴鸡佩豚 斗鸡养狗 斗鸡走狗

斗酒只鸡 斗鸡走马 斗鸡走犬 呆若木鸡 呆如木鸡

狗:斗鸡走狗 打落水狗 打人骂狗 饭牛屠狗 飞鹰走狗

狗急跳墙 狗肺狼心 狗吠之警 狗吠之惊 狗苟蝇营

猪:指猪骂狗 一龙一猪 猪卑狗险 猪朋狗友 猪突豨勇

牧猪奴戏 泥猪疥狗 泥猪癞狗 泥猪瓦狗 猪狗不如

谁有关于马的资料?

姓氏

马姓系承赵奢 望出陕西扶风

马,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出人头地的著名姓氏,尤其是中华民族中回族的大姓。

关于马姓的姓源,《姓纂》上是样记载的:“赢姓,伯益之后,赵王子赵奢,封马服君,子孙氏焉。子孙氏焉。赵奢兴,赵灭,徙咸阳,望出扶风。”

由此看来,马氏固然是颛顼之后 的赢姓后裔,而使他们得以“马”为姓的,则是2000多年以前战国时代赵国的王子赵奢,所以,如果以赵奢为后世马氏的始祖,也是理所当然的。

据说,赵奢的子孙,最初是以“马服”两个字为姓氏的,后来才逐渐改为单姓马。这一支马氏,主要在古时的扶风一带繁衍,扶风就在现在的陕西省境内,所以后世姓马的人,最早应该也是发源于陕西。

以始姐赵奢的辉煌事迹为开始,在秦汉天下一统以后,马氏很快地在历史上出人头地,成为一个著名的姓氏,而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伏波将军马援,就是光大马氏门楣的最主要人物。据《后汉书》的记载,他在年高62岁的时候,有五溪蛮反叛,他就自请率兵前往讨伐,但是皇帝以他年事已高而不准。于是,他就披甲上马,据鞍顾盼,以示可用。他的这番老当益壮的豪气,终于感动了皇帝,在“矍铄哉!是翁也!”的赞美声中,率师出征,最后在军中,终于以“马革裹尸”而还。

马援的另一项不朽贡献,是把马姓带到了南方,使南方很早就有了马姓人家。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平交趾,立铜柱表功的威武不可一世的时期,历来的古籍,对于这一段辉煌的史迹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

如此看来,南方的马氏,是早在2000年以前,就由马援带过去的,这些人虽然很少可能本来不姓马,但是在寿冷县定居以后却统统改姓为马,成为了马氏南方的开基始祖。

英文名horse

基本介绍

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草食性家畜。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随着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马的役用价值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明显下降,田间作业几乎都为拖拉机所取代,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马仍以役用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来源。

起源和驯化 马属动物起源于6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初期 ,其最原始祖先为原蹄兽 ,体格矮小,四肢均有 5 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5800万年前第三纪始新世初期的始新马 ,或称始祖马,体高约40厘米。前肢低,有4 趾;后肢高,有3趾。牙齿简单,适于热带森林生活。进入中新世以后,干燥草原代替了湿润灌木林,马属动物的机能和结构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体格增大,四肢变长,成为单趾;牙齿变硬且趋复杂。经过渐新马、中新马和上新马等进化阶段的演化,到第四纪更新世才呈现为单蹄的扬首高躯大马。

家马是由野马驯化而来。中国是最早开始驯化马匹的国家之一,从黄河下游的山东以及江苏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及仰韶文化时期遗址的遗物中,都证明距今6000年左右时几个野马变种已被驯化为家畜。马的驯化晚于狗和牛。

生物学特性

不同品种的马体格大小相差悬殊。重型品种体重达1200千克,体高200厘米;小型品种体重不到200千克,体高仅95厘米,所谓袖珍矮马仅高60厘米。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附有掌枕遗迹的附蝉 (俗称夜眼) ,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毛色复杂,以骝、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脱换一次。汗腺发达,有利于调节体温,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胸廓深广,心肺发达,适于奔跑和强烈劳动。食道狭窄,单胃,大肠特别是盲肠异常发达,有助于消化吸收粗饲料。无胆囊,胆管发达。牙齿咀嚼力强,切齿与臼齿之间的空隙称为受衔部,装勒时放衔体,以便驾御。根据牙齿的数量、形状及其磨损程度可判定年龄 (图3),听觉和嗅觉敏锐。两眼距离大,视野重叠部分仅有30%,因而对距离判断力差;同时眼的焦距调节力弱,对 500米以外的物体只能形成模糊图像,而对近距离物体则能很好地辨别其形状和颜色。头颈灵活,两眼可视面达330°~360°。眼底视网膜外层有一层照膜,感光力强,在夜间也能看到周围的物体。马易于调教。通过听、嗅和视等感觉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记忆。平均寿命30~35岁,最长可达60余岁。使役年龄为3~15岁,有的可达20岁。

类型

全世界马的品种约有200多个,中国有 30 多个 。主要可分为小型地方品种、乘用型、快步型、重挽型、挽乘兼用型。饲养管理方式主要有群牧管理、舍饲管理和幼驹培养及调教。

马 mǎ <名>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夫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code]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关于马的文化

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 中国人有姓马的。马姓是常见的姓氏之一。除了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也有不少姓马的。马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云南回族几乎清一色地姓马。

昭陵六骏:(古代君王的马)

昭陵六骏是指陕西礼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德之弟),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1914年被打碎装箱盗运到美国,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这组石刻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所乘战马的英姿。

拳毛騧:黄皮黑嘴,身布连环旋毛。平刘黑闼时所乘,身中九箭。李世民赞曰:“月精按辔,天马行空,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什伐赤:虎牢关大战逐个击破王世充、窦建德时所乘,臀中五箭。

白蹄乌:平薛仁臬时所乘,无箭伤。李世民赞曰:“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特勒骠:白里沁黄,平宋金刚时所乘,无箭伤。

青骓:平窦建德时所乘,四蹄腾空,身中五箭,其中前体一箭,后体四箭。

飒露紫:征洛都王世充时所乘,前胸中箭,丘行恭与李世民换骑,并为飒露紫拔箭。李世民赞曰:“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浮雕里附一人,仿丘行恭拔箭。

历史与种类

商官名。常奉命征伐和射猎。《殷虚马契前编》卷三第三十一第二片:“贞肇马左右中人三百”。可知“马”分左、右、中三队,每队百人。后世马司之官,或从此出。

秦始皇七匹名马 《古今注》: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

周穆王八骏 《拾遗记》:

一名 绝地,足不践土。二名 翻羽,行越飞禽。三名 奔宵,野行万里。四名 越影,逐日而行。五名 逾辉,毛色炳耀。六名 超光,一形十影。七名 腾雾,乘云而奔。八名 挟翼,身有肉翅。

骅骝、绿耳、盗骊、骐骥、纤离。

《水注经》: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其中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绿耳、盗骊、骐骥、纤离。乘以献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

雷首良马

《穆天子传》:壬戌天子至雷首,犬戍觞天子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六。

翠龙

扬雄《河东赋》注:诗古曰:“翠龙,穆天子所乘马也”。

玉马

《瑞应图》:玉马者,王朝清明尊贤则至。

(马肃)(马霜)。括号内字为合字。键盘上打不出来。骦

《左传》:唐成公有两骕骦马。一云骕骦,马色如霜纨。

沙丘马

伯乐对秦穆公曰:“臣有所与九方皋,……”。

秦始皇七匹名马

《古今注》: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

楚骓

《史记》:项王骏马名骓,常骑日行千里。及败至乌江,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以赠公。”

九逸

《西京杂记》:汉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骏足也。名曰浮云、赤电、绝群、逸群、紫燕骝、禄螭骢、龙子、嶙驹、绝尘,号九逸。有来宣能御。

乌孙、天马

《张骞转》:元狩中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宛天马

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孟康曰:“言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集生驹皆汗血,因号天马子。

萧稍

《神异经》:大宛有良马,鬣至膝尾垂于地,名曰萧稍。

象龙

《冯奉世转》:宣帝时至大宛,得名马象龙而还。

步景

《洞冥记》:东方朔游吉云之地。得神马高九尺,股有旋毛如日月之状;如月者夜光,如日者昼光,毛色随四时之变。

西王母税此于芝田,因食芝田之草。东王公弃之清津,因其而返,绕日三匝,入汉关,马上睡眼不觉而至,名步景。

黄门四骏

《西域赞》:蒲稍、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注:孟康曰:“四骏马名”。

大骊

光武以所乘大骊赠孝忠。

赤兔

《曹操传》:吕布有骏马名赤兔,常骑乘之。时人为之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的卢

《马政论》曰:“颡上有白毛谓之的卢。”又曰:“上有旋毛及白毛者,谓之的吻,凶。”俗云的卢非也。刘备避樊城之难,过檀溪,谓所乘马的卢曰:“的卢,的卢!今日防吾!”马达备意,一跃三丈。又庚亮所乘马名的卢,殷浩以为不利主,劝市之。亮曰:“岂有已之不利,移之人者。”

绝影

《后汉书》:曹公所乘马名绝影。

白鹤

《拾遗记》:曹洪与魏武所乘之马名曰白鹤。时人谚曰:“凭空虚跃,曹家白鹤。”

紫(马辛)。xin.括号内为合字。

《魏志》陈思王表文帝曰:“臣于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骍马一匹,教令习拜。

惊帆

《古今注》:曹今有名马名惊帆,言其驰骤烈风举帆之疾也。

蒙古马

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35厘米,体重267~370千克。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被毛浓密,毛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8小时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哈萨克马

产于新疆的哈萨克马也是一种草原型马种。其形态特征是:头中等大,清秀,耳朵短。颈细长,稍扬起,耆甲高,胸销窄,后肢常呈现刀状。

现今伊犁哈萨克州一带,即是汉代西域的乌孙国。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汉武帝为寻找良马,曾派张骞三使西域,得到的马可能就是哈萨克马的前身。到唐代中叶,回纥向唐朝卖马,每年达十万匹之多。其中很多属于哈萨克马。因此,中国西北的一些马种大多与哈萨克马有一些血缘关系。

河曲马

河曲马也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良地方马种,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原产黄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因地处黄河盘曲,故名河曲马。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现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驮运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故多作役用,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农用挽马。

西南马

西南马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一带。特点是体形小,善走山路。西南马头较大,颈高昂,鬃、尾、鬣毛丰长。身体结构良好,肌腱发达,蹄质坚实。善于爬山越岭,可驮运货物100千克以上,日行30~40千米,是西南山区一支很需要运输力量。其中较著名的有四川建昌马、云南丽江马和贵州马等。

三河马

三河马是血统极为复杂的的马种。20世纪初,一些俄国贵族来到中国东北,他们带来了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等良种。日本占领时期,又带来了纯血马、盎格鲁阿拉伯马等马种。这些马通过与当地马种杂交,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河马。

三河马体格较蒙古马高大,它形态结实紧凑,外貌俊美,胸廓深长,肌肉发达,体质结实,背腰平直,四肢强健,关节明显。毛色主要为骝毛、粟毛和黑毛三种。平均体高140~147厘米,体重330~380千克。三河马气质威悍,但性情温驯,耐粗饲,适应较粗放的群牧生活。它属挽乘兼用经济类型。乘马跑1千米只需1分10秒时间。单马拉起载重五百多千克的胶轮大车,半小时可走完10千米。

伊犁马

伊犁马是以新疆的哈萨克马为基础,与前苏联顿河马、奥尔洛夫马等杂交而成。当地牧民称它“二串子马”。六十年代后,伊犁马的培育主要以顿河马为主,其顿河马的血液达到了50%以上。

伊犁马伊犁马平均体高144~148厘米,体重400~450千克。它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部小巧而伶俐,眼大眸明,头颈高昂,四肢强健。当它颈项高举时,有悍威,加之毛色光泽漂亮,外貌更为俊美秀丽。毛色以骝毛、粟毛及黑毛为主,四肢和额部常有被称作“白章”的白色斑块。伊犁马性情温顺,禀性灵敏,擅长跳跃,宜于山路乘驮及平原役用。在126千米的长途竞赛中,负重80千克,7小时12分钟就可到达。是优秀的轻型乘用马。

荷兰温血马 Dutch Warmblood (KWPN)

要说有哪一个品种的马,像明星一样快速窜红,那就是荷兰温血马。这是个新的品种,荷兰在1958年才开始有血统登记簿,然而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最流行、最受欢迎的马术竞赛与骑乘用马。荷兰温血马可说是二十世纪的新产品,有别于二十世纪以前就有的温血马,它是专门为了马术竞赛用而培育出来的温血马。虽然这是荷兰人所创造的品种,但其实应该算是一个欧洲品种,因为除了荷兰之外,还有英国、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血统。

荷兰温血马的起源来自于荷兰两个本地的品种,海尔德兰马(Gelderlander)与格罗宁根马(Groningen) ,事实上这跟当地的土壤息息相关。海尔德兰在荷兰中部,当地的土壤为沙地,所发展出来的马属于较轻型。而格罗宁根当地则都是硬质的黏土,成长出来的马就属于较重型的。然而两个品种的基因却是可以兼容的,因此培育者就常常在海尔德兰马的血统中加入格罗宁根马的血统,来增加海尔德兰马的重量,反之亦然。

海尔德兰马与格罗宁根马这两个品种都是自中世纪以来在荷兰与其邻近区域就有的品种。海尔德兰马有安达卢西亚马(Andalusian)、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马(Neapolitan)、诺曼马(Norman)、Norfolk Roadster、德国的奥登堡马(Oldenburg)、荷尔斯泰因马(Holstein)、英国的盎格鲁-诺曼马(Anglo-Norman)、哈克尼马(Hackney)与纯血马(Thoroughbred)的血统。而格罗宁根马则是由丹麦的佛里斯马(Friesian)与德国的奥登堡马(Oldenburg)两种品种交叉产生的。

自古以来荷兰的农夫靠马生活,很早就建立了严格的培育马的方法,来淘汰品种中健康与性格的缺点,以及智能不足的马。这种严格筛选的作法,造就了今天的荷兰温血马。工业革命之后的机械化,使得马的用途转为休闲骑乘与运动,荷兰人以此为目的再一次成功的展现他们的培育技术。 海尔德兰马与格罗宁根马这两个品种有一些令人激赏的共同特点:华丽的动作、良好的基本构造、具有风采的质量、稳健成长的能力、温驯合作的气质。荷兰人引进英国纯血马,以增加它的勇气,并改善有时会发生的缺陷,例如过长的背、太短的脖子、太短太弱的前肢等。相当轻盈的动作也是纯血马带来的,而为了要去除随着纯血马而来的难以驾驭的特质,不但靠引进其它荷兰本土血统,也引进法国的塞拉法兰西马(Selle Francias)、德国的汉诺威马(Hanoverian)与荷尔斯泰因马(Holstein)血统,以改良出最后的品种。另外也引进英国的哈克尼(Hackney),以培育漂亮的挽马,也有些人继续培育传统海尔德兰马型态的马,最后竟演变成三种类别的荷兰温血马

关于马的诗词

关于马的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金秋。”《马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香车宝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马的成语

1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2.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3.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4.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5.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6.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7.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8.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9.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10.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11.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12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13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14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15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16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17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18马革裹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在沙场上。

19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的指挥来行动。

20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21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22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23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24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25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26马不停蹄形容不停、飞快的赶路。近义:快马加鞭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鞍马劳顿 鞍马劳倦 鞍马劳困

鞍马劳神 鞍马之劳 鞍前马后 鞭长不及马腹 弊车羸马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荒马乱 兵慌马乱 伯乐相马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班马文章 宝马香车 兵强马壮 避世金马

不食马肝 不识马肝 北叟失马 车尘马足 车驰马骤

车殆马烦 车怠马烦 车烦马毙 持戈试马 窗间过马

车马辐辏 策马飞舆 车马骈阗 驰马试剑 车马填门

车马盈门 吹牛拍马 车水马龙 车填马隘 车尘马迹

车辙马迹 车在马前 东风吹马耳 东风马耳 东风射马耳

斗鸡走马 打马虎眼 大马金刀 得马失马 得马生灾

得马折足 代马望北 代马依风 单枪独马 单枪匹马

丹书白马 短衣匹马 二童一马 风吹马耳 风车雨马

风车云马 非驴非马 风马不接 放马后炮 放马华阳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 肥马轻裘 风马云车 服牛乘马

放牛归马 风牛马不相及 风樯阵马 飞鹰走马 光车骏马

膏车秣马 高车驷马 弓调马服 归马放牛 谷马砺兵

狗马声色 裹尸马革 高头大马 毁车杀马 寒蝉仗马

横刀跃马 横戈盘马 横戈跃马 汗马功劳 汗马之功

汗马之劳 呼牛呼马 猴年马月 呼牛作马 横枪跃马

害群之马 讳树数马 见鞍思马 鸠车竹马 金戈铁马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之马 脱缰之马 铁马金戈

天马行空 童牛角马 土牛木马 天粟马角 铜围铁马

乌白马角 舞刀跃马 五花杀马 文君司马 万马奔腾

五马分尸 万马齐喑 问牛知马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马角 乌焉成马 问羊知马 洗兵牧马 选兵秣马

悬兵束马 香车宝马 鲜车健马 鲜车怒马 悬车束马

下马冯妇 下马看花 系马埋轮 下马威 信马由缰

休牛归马 休牛散马 效犬马力 朽索驭马 悬崖勒马

鲜衣良马 鲜衣怒马 心猿意马 以渴服马 以鹿为马

饮马长江 一马当先 倚马可待 一马平川 衣马轻肥

倚马千言 倚马七纸 饮马投钱 跃马弯弓 野马无缰

以毛相马 意马心猿 一马一鞍 跃马扬鞭 玉堂金马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燕昭好马 招兵买马 枕戈汗马 止戈散马

獐麇马鹿 招军买马 指鹿为马 指鹿作马 走马到任

阵马风樯 走马赴任 走马观花 仗马寒蝉 走马看花

走马上任 竹马之交 走马章台 竹马之友 蛛丝马迹

马的歇后语,谚语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靠衣裳马靠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英雄汉,河中淹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驴唇不对马嘴) 心急马行迟。

马大哈。马后炮。马拉松。马前卒。马屁精。

关于马的歇后语

马鞍套在驴背上——对不上号。 马背上打电话——奇闻。

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 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一张嘴。 。

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 马儿伸腿——出题。

马过竹桥——难拐弯。 马缰绳栓羊头——路子不对。

马嚼子戴一牛嘴上——胡来。 马驹子拉车——上了套。

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马屁股上的苍蝇——瞎嗡嗡。

马散宠头——自由自在。 马上耍杂技——艺高。

马尾巴拴豆腐——提不起来。 马尾巴绷琵琶——不值不谈。

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 马戏团的小丑——走过场。

马长犄角骡下驹——怪事一桩。 车马炮临门——硬将军。

好马遭鞭打——忍辱负重。 骏马驮银鞍——两相配。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 骑马吃豆包——撒了馅儿。

偷马贼挂佛珠——假正经。 辕马拉套——不受重用。

千里马拉犁耙——大材小用。 船上跑马——走投无路。

火烧纸马店——迟早要归天。 舍得买马舍不得置鞍——大处不算小处算。

矮子骑大马——上下为难。 冰凌上跑马——站不住脚。

木排上跑马——蹩脚。 瘸脚驴跟马跑——赶不上。

小娃骑木马——愿上不愿下。 半天云中跑马——露了马脚。

到了悬崖不勒马——路一条。 扛着口袋牵牵着马——有福不会享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在衣裳马在鞍;风马牛不相及。

All lay load on the willing horse.

A man may lead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he cannot make him drink.

A man is not a horse because he was born in a stable.

一道语文题

猫哭耗子

狐假虎威

指鹿为马

狼狈为奸

回答者:abxowxy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6-11 21:11

猫鼠同眠

马到成功 马不停蹄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狐假虎威 虎斗龙争 虎口余生 虎背熊腰

回答者:薄荷KISS红茶 - 举人 四级 6-11 21:14

含“猫”的成语(照猫画虎)(猫鼠同眠)(捉鼠拿猫)(猫噬鹦鹉)

含“虎”的成语(狐假虎威)(生龙活虎)(九牛二虎)(如虎添翼)

含“马”的成语(一马当先)(害群之马)(走马观花)(马不停蹄)

含“狼”的成语(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子野心)(如狼似虎)

回答者:炫﹌流影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6-11 21:16

含“猫”的成语:

捉鼠拿猫 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猫鼠同乳 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猫鼠同处 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猫噬鹦鹉 比喻排挤好人。

阿猫阿狗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照猫画虎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争猫丢牛 比喻贪小失大。

猫鼠同眠 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猫哭老鼠 比喻假慈悲。

含虎的成语

伏虎降龙 甘冒虎口 割肉饲虎 宫邻金虎 关门养虎

狐假虎威 狐藉虎威 虎背熊腰 虎变龙蒸 虎不食儿

虎步龙行 虎超龙骧 虎党狐侪 虎荡羊群 虎斗龙争

虎据龙蟠 虎口拔牙 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 虎窟龙潭

虎狼之势 虎略龙韬 虎落平川 虎落平阳 虎视耽耽

虎兕出柙 虎体熊腰 虎头虎脑 虎头蛇尾 虎头燕颔

虎尾春冰 虎卧龙跳 虎啸风生 画虎类犬 饥鹰饿虎

假虎张威 将门虎子 降龙伏虎 鲸吞虎噬

九牛二虎之力 苛政猛于虎 拉大旗作虎皮 狼吞虎咽

含“马”的成语:

车水马龙 车填马隘 持戈试马 吹牛拍马 代马依风 丹书白马

单枪独马 得马失马 得马折足 东风马耳 放马华阳 飞鹰走马

非驴非马 肥马轻裘 风车雨马 风马牛不相及 风樯阵马 服牛乘马

高车驷马 狗马声色 谷马砺兵 光车骏马 归马放牛 害群之马 寒蝉仗马 汗马功劳 汗马之功 汗马之劳 横刀跃马 横戈盘马 横戈跃马 横枪跃马

猴年马月 呼牛呼马 呼牛作马 讳树数马 毁车杀马 见鞍思马 金戈铁马 金马玉堂 襟裾马牛 仅容旋马 鸠车竹马 裾马襟牛 君子一言, … 尻轮神马 尻舆神马 叩马而谏 快马加鞭 老马恋栈 老马识途 历兵秣马 历兵粟马 厉兵秣马 厉兵粟马 立马万言 励兵秣马 砺戈秣马 练兵秣马 临崖勒马 溜须拍马 六马仰秣 龙马精神 龙神马壮 露马脚 路遥知马力 … 驴唇不对马嘴 驴唇马觜 驴唇马嘴 驴年马月 驴前马后 驴头不对马嘴 率马以骥 马勃牛溲 马浡牛溲 马不解鞍 马不停蹄 马尘不及 马迟枚疾 马齿徒长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到功成 马耳春风 马耳东风 马翻人仰 马放南山 马腹逃鞭 马革裹尸

含“狼”的成语:

杯盘狼籍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虎豹 狼子野心 豺狼之吻

鸱视狼顾 除狼得虎 狗肺狼心 狗行狼心 官虎吏狼 鬼哭狼嗥

虎狼之势 虎穴狼巢 进退狼狈 拒虎进狼 拒狼进虎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奔鼠窜 狼餐虎咽 狼吃幞头 狼虫虎豹 狼顾鸱张

狼嚎鬼叫 狼艰狈蹶 狼猛蜂毒 狼突鸱张 狼突豕窜 狼吞虎餐 狼吞虎噬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回答者:c2704 - 举人 五级 6-11 21:17

含“猫”的成语:(猫鼠同眠) (猫哭老鼠) (捉鼠拿猫) (猫鼠同乳)

含“虎”的成语:(龙盘虎踞) (狼吞虎咽) (龙争虎斗) (生龙活虎)

含“马”的成语:(马到成功) (龙马精神) (一马当先) (万马奔腾)

含“狼”的成语:(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鬼哭狼嚎) (引狼入室)

回答者:qepyvhgah - 举人 四级 6-12 14:40

虎背熊腰、虎变龙蒸、虎不食儿、虎步龙行、虎超龙骧

虎党狐侪、虎荡羊群、虎斗龙争、虎而冠、虎据龙蟠

虎踞鲸吞、虎踞龙盘、虎踞龙蟠、虎口拔牙、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虎窟龙潭、虎狼之势、虎略龙韬、虎落平川

虎落平阳、虎珀拾芥、虎入羊群、虎生三子,必有一彪、虎视眈眈

虎视耽耽、虎兕出柙、虎体熊腰、虎头虎脑、虎头蛇尾

虎头燕颔、虎尾春冰、虎卧龙跳、虎啸风生、虎穴狼巢

虎穴龙潭、虎掷龙拿

二、80个在第二位:

帮虎吃食、暴虎冯河、豺虎肆虐、刺虎持鹬、打虎牢龙

雕虎焦原、调虎离山、恶虎不食子、饿虎饥鹰、饿虎扑食

饿虎扑羊、饿虎擒羊、饿虎吞羊、饿虎之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放虎归山、放虎遗患、放虎自卫、风虎云龙、伏虎降龙

官虎吏狼、狐虎之威、画虎不成、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虎成狗、画虎画皮难画骨、画虎刻鹄、画虎类狗、画虎类犬

假虎张威、酒虎诗龙、拒虎进狼、踞虎盘龙、老虎头上扑苍蝇

老虎头上搔痒、两虎相斗、两虎相争、龙虎风云、捋虎须

猛虎插翅、猛虎出山、猛虎深山、猛虎添翼、骑虎难下

如虎得翼、如虎傅翼、如虎生翼、如虎添翼、豕虎传讹

谈虎色变、为虎傅翼、为虎添翼、为虎作伥、卧虎藏龙

柙虎樊熊、绣虎雕龙、杨虎围匡、养虎留患、养虎伤身

养虎为患、养虎贻患、养虎遗患、养虎自毙、养虎自残

养虎自啮、养虎自啮、养虎自贻灾、养虎自遗患、一虎不河

引虎拒狼、引虎入室、引虎自卫、与虎谋皮、与虎添翼

众虎同心、捉虎擒蛟、纵虎出匣、纵虎出柙、纵虎归山

三、94个在第三位: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豺狼虎豹、鸱目虎吻、鸱视虎顾

垂饵虎口、春冰虎尾、打马虎眼、打虎、大人虎变

大贤虎变、风从虎,云从龙、凤叹虎视、甘冒虎口、狐假虎威

狐藉虎威、虎头虎脑、将门虎子、鲸吞虎噬、九关虎豹

九阍虎豹、骏波虎浪、狼飡虎食、狼飡虎咽、狼餐虎噬

狼餐虎咽、狼虫虎豹、狼顾虎视、狼前虎后、狼飧虎咽

狼贪虎视、狼吞虎餐、狼吞虎噬、狼吞虎咽、麟角虎翅

龙驰虎骤、龙蹲虎踞、龙幡虎纛、龙飞虎跳、龙化虎变

龙江虎浪、龙精虎猛、龙拏虎攫、龙拏虎跳、龙拏虎掷

龙盘虎踞、龙盘虎拏、龙蟠虎伏、龙蟠虎踞、龙蟠虎绕

龙跧虎卧、龙潭虎窟、龙潭虎穴、龙腾虎蹴、龙腾虎踞

龙腾虎啸、龙腾虎跃、龙腾虎踯、龙腾虎掷、龙跳虎伏

龙跳虎卧、龙威虎震、龙骧虎步、龙骧虎视、龙骧虎啸

龙骧虎跱、龙翔虎跃、龙行虎变、龙行虎步、龙吟虎啸

龙跃虎踞、龙战虎争、龙争虎斗、龙争虎战、龙睁虎眼

马马虎虎、身寄虎吻、委肉虎蹊、舄乌虎帝、笑面虎

熊据虎跱、熊腰虎背、燕额虎头、燕颔虎颈、燕颔虎头

燕颔虎须、羊落虎口、羊入虎群、羊质虎皮、鹰瞵虎攫

鹰瞵虎视、鹰视虎步、鹰扬虎视、鹰扬虎噬

四、45个在第四位:

杯弓市虎、藏龙卧虎、除狼得虎、打老虎、断蛟刺虎

冯河暴虎、割肉饲虎、宫邻金虎、关门养虎,虎大伤人、饥鹰饿虎

降龙伏虎、九牛二虎之力、酒龙诗虎、拒狼进虎、开柙出虎

离山调虎、鲁鱼帝虎、马马虎虎、盘龙卧虎、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潜龙伏虎、敲山振虎、敲山震虎、乔龙画虎

驱羊攻虎、人中龙虎、如狼如虎、如狼似虎、如龙似虎

三人成虎、三言讹虎、生龙活虎、势成骑虎、投畀豺虎

畏敌如虎、握蛇骑虎、以肉啖虎、以肉喂虎、以肉餧虎

引狼拒虎、鱼鲁帝虎、云龙风虎、照猫画虎、坐山观虎斗

五、14个在其他位置: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初生牛犊不怕虎

初生之犊不惧虎

初生之犊不畏虎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苛政猛于虎

拉大旗作虎皮

前怕狼,后怕虎

前怕龙,后怕虎

乳犊不怕虎

三夫成市虎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马尘不及,何先友为?”

马迟枚疾 (mǎ chí méi jí)

老虎的成语

虎背熊腰、虎变龙蒸、虎不食儿、虎步龙行、虎超龙骧

虎党狐侪、虎荡羊群、虎斗龙争、虎而冠、虎据龙蟠

虎踞鲸吞、虎踞龙盘、虎踞龙蟠、虎口拔牙、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虎窟龙潭、虎狼之势、虎略龙韬、虎落平川

虎落平阳、虎珀拾芥、虎入羊群、虎生三子,必有一彪、虎视眈眈

虎视耽耽、虎兕出柙、虎体熊腰、虎头虎脑、虎头蛇尾

虎头燕颔、虎尾春冰、虎卧龙跳、虎啸风生、虎穴狼巢

虎穴龙潭、虎掷龙拿

狼的成语

杯盘狼籍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虎豹 狼子野心 豺狼之吻

鸱视狼顾 除狼得虎 狗肺狼心 狗行狼心 官虎吏狼 鬼哭狼嗥

虎狼之势 虎穴狼巢 进退狼狈 拒虎进狼 拒狼进虎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奔鼠窜 狼餐虎咽 狼吃幞头 狼虫虎豹 狼顾鸱张

狼嚎鬼叫 狼艰狈蹶 狼猛蜂毒 狼突鸱张 狼突豕窜 狼吞虎餐 狼吞虎噬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回答者:wo123liu123 - 初学弟子 一级 6-15 10:50

含“猫”的成语:(猫鼠同眠) (猫哭老鼠) (捉鼠拿猫) (猫鼠同乳)

含“虎”的成语:(龙盘虎踞) (狼吞虎咽) (龙争虎斗) (生龙活虎)

含“马”的成语:(马到成功) (龙马精神) (一马当先) (万马奔腾)

含“狼”的成语:(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鬼哭狼嚎) (引狼入室)

回答者:雪花飞飞飘 - 试用期 一级 6-15 11:12

猫鼠同眠

照猫画虎

争猫丢牛

帮虎吃食

暴虎冯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藏龙卧虎

鸱目虎吻

初生牛犊不怕虎

春冰虎尾

打马虎眼

大人虎变

大贤虎变

调虎离山

恶虎不食子

饿虎饥鹰

饿虎扑食

饿虎扑羊

饿虎之蹊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放虎归山

放虎自卫

风从虎,云从龙

风虎云龙

伏虎降龙

官虎吏狼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狐虎之威

狐假虎威

虎背熊腰

虎不食儿

虎斗龙争

虎踞龙盘

虎口拔牙

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

虎狼之势

虎入羊群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虎视眈眈

虎体熊腰

虎头虎脑

虎头蛇尾

虎头燕颔

虎尾春冰

虎落平川

虎珀拾芥

虎卧龙跳

虎啸风生

虎穴龙潭

画虎成狗

画虎画皮难画骨

画虎类狗

饥鹰饿虎

将门虎子

九牛二虎之力

开柙出虎

苛政猛于虎

狼贪虎视

狼吞虎咽

老虎头上扑苍蝇

老虎头上搔痒

两虎相斗

龙盘虎踞

龙蟠虎踞

龙潭虎窟

龙潭虎穴

龙腾虎跃

龙跳虎卧

龙骧虎步

龙骧虎视

龙行虎步

龙吟虎啸

龙争虎斗

鲁鱼帝虎

骑虎难下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前怕龙,后怕虎

乔龙画虎

驱羊攻虎

如虎添翼

如狼似虎

乳犊不怕虎

三人成虎

生龙活虎

势成骑虎

谈虎色变

投畀豺虎

委肉虎蹊

为虎傅翼

为虎添翼

为虎作伥

畏敌如虎

卧虎藏龙

握蛇骑虎

舄乌虎帝

降龙伏虎

笑面虎

燕颔虎颈

羊入虎群

羊质虎皮

养虎遗患

引虎自卫

鹰扬虎视

与虎谋皮

与虎添翼

云龙风虎

照猫画虎

纵虎归山

坐山观虎斗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鞍马劳顿

鞍马劳困

鞍马之劳

鞍前马后

宝马香车

北叟失马

弊车羸马

兵荒马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兵强马壮

伯乐相马

不食马肝

车殆马烦

车马盈门

车水马龙

车在马前

打马虎眼

单枪匹马

东风吹马耳

短衣匹马

放牛归马

非驴非马

肥马轻裘

风马牛不相及

风樯阵马

高车驷马

弓调马服

归马放牛

裹尸马革

害群之马

寒蝉仗马

汗马功劳

横戈跃马

呼牛呼马

见鞍思马

金戈铁马

金马玉堂

仅容旋马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叩马而谏

快马加鞭

老马恋栈

老马识途

厉兵秣马

溜须拍马

六马仰秣

龙马精神

露马脚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驴唇不对马嘴

驴前马后

马不停蹄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耳东风

马革裹尸

马工枚速

马后炮

马角乌白

马空冀北

马鹿异形

马牛襟裾

马前卒

马首是瞻

马瘦毛长

马仰人翻

盲人瞎马

秣马厉兵

牛溲马勃

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马面

驽马恋栈豆

驽马铅刀

驽马十驾

盘马弯弓

匹马单枪

匹马只轮

骑马找马

乞儿马医

千军万马

墙头马上

青梅竹马

轻裘肥马

求马唐肆

裘马轻肥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犬马之报

犬马之劳

犬马之养

人欢马叫

人困马乏

人强马壮

人仰马翻

戎马倥偬

塞翁失马

三马同槽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声色狗马

声色犬马

识途老马

士饱马腾

束马悬车

率马以骥

司马青衫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马当活马医

四马攒蹄

驷马高车

驷马难追

素车白马

天马行空

童牛角马

土牛木马

脱缰之马

万马奔腾

万马齐喑

问牛知马

问羊知马

乌白马角

乌头白马生角

乌焉成马

五马分尸

瞎马临池

下马威

下马看花

鲜车怒马

香车宝马

心猿意马

信马由缰

悬崖勒马

野马无缰

一马当先

一马平川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倚马可待

倚马七纸

意马心猿

饮马投钱

玉堂金马

獐麇马鹿

仗马寒蝉

招兵买马

阵马风樯

指鹿为马

蛛丝马迹

竹马之友

走马赴任

走马观花

走马看花

走马上任

走马章台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之吻

官虎吏狼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贪虎视

狼贪鼠窃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心狗行

狼烟四起

狼眼鼠眉

狼子野心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如狼牧羊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豕突狼奔

使羊将狼

鼠窜狼奔

羊狠狼贪

引狼入室

鹰视狼步

脏污狼藉

参考资料:

回答者:天地之王胜 - 助理 二级 6-17 13:31

“猫”的成语 猫鼠同眠

含“虎”的成语 如狼似虎)

含“马”的成语:马首是瞻

含“狼”的成语:狼吞虎咽

回答者:shixiongwei - 初入江湖 二级 6-17 17:10

含“猫”的成语:猫鼠同眠、照猫画虎、捉鼠拿猫、猫哭老鼠

含“虎”的成语:如狼似虎、虎踞龙盘、藏龙卧虎、羊入虎口

含“马”的成语:马首是瞻、马到成功、马不停蹄、一马平川

含“狼”的成语:狼吞虎咽、声名狼籍、狼奔豕突、引狼入室

回答者:85103485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6-18 17:56

猫哭耗子,老马识途,狐假虎威,狼吞虎咽

回答者:宝宝leaf - 试用期 一级 6-18 19:26

含“猫”的成语(照猫画虎)(猫鼠同眠)(捉鼠拿猫)(猫噬鹦鹉)

含“虎”的成语(狐假虎威)(生龙活虎)(九牛二虎)(如虎添翼)

含“马”的成语(一马当先)(害群之马)(走马观花)(马不停蹄)

含“狼”的成语(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子野心)(如狼似虎)

问牛知马

问羊知马

乌白马角

乌头白马生角

乌焉成马

五马分尸

瞎马临池

下马威

下马看花

鲜车怒马

香车宝马

心猿意马

信马由缰

悬崖勒马

野马无缰

一马当先

一马平川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倚马可待

倚马七纸

意马心猿

饮马投钱

玉堂金马

獐麇马鹿

仗马寒蝉

招兵买马

阵马风樯

指鹿为马

蛛丝马迹

竹马之友

走马赴任

走马观花

走马看花

走马上任

走马章台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之吻

官虎吏狼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贪虎视

狼贪鼠窃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心狗行

狼烟四起

狼眼鼠眉

狼子野心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如狼牧羊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豕突狼奔

使羊将狼

鼠窜狼奔

羊狠狼贪

引狼入室

鹰视狼步

脏污狼藉

回答者:309511098 - 试用期 一级 6-20 22:34

修改答复: 309511098,您要修改的答复如下: 积分规则 关闭

含“猫”的成语(照猫画虎)(猫鼠同眠)(捉鼠拿猫)(猫噬鹦鹉)

含“虎”的成语(狐假虎威)(生龙活虎)(九牛二虎)(如虎添翼)

含“马”的成语(一马当先)(害群之马)(走马观花)(马不停蹄)

含“狼”的成语(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子野心)(如狼似虎)

问牛知马

问羊知马

乌白马角

乌头白马生角

乌焉成马

五马分尸

瞎马临池

下马威

下马看花

鲜车怒马

香车宝马

心猿意马

信马由缰

悬崖勒马

野马无缰

一马当先

一马平川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倚马可待

倚马七纸

意马心猿

饮马投钱

玉堂金马

獐麇马鹿

仗马寒蝉

招兵买马

阵马风樯

指鹿为马

蛛丝马迹

竹马之友

走马赴任

走马观花

走马看花

走马上任

走马章台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之吻

官虎吏狼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贪虎视

狼贪鼠窃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心狗行

狼烟四起

狼眼鼠眉

狼子野心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如狼牧羊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豕突狼奔

使羊将狼

鼠窜狼奔

羊狠狼贪

引狼入室

鹰视狼步

脏污狼藉

回答字数10000字以内

参考资料:

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nnnnnn

回答者:陈氏一家 - 秀才 二级 6-21 11:04

未婚妻

回答者:linjiayi9 - 助理 二级 6-21 11:42

狼心狗肺

回答者:hmzh2006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6-21 16:16

含“猫”的成语(照猫画虎)(猫鼠同眠)(捉鼠拿猫)(猫噬鹦鹉)

含“虎”的成语(狐假虎威)(生龙活虎)(九牛二虎)(如虎添翼)

含“马”的成语(一马当先)(害群之马)(走马观花)(马不停蹄)

含“狼”的成语(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子野心)(如狼似虎)

回答者:Ж卡え卡Ж - 初入江湖 二级 6-21 22:11

含“猫”的成语:

捉鼠拿猫 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猫鼠同乳 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猫鼠同处 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猫噬鹦鹉 比喻排挤好人。

阿猫阿狗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照猫画虎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争猫丢牛 比喻贪小失大。

猫鼠同眠 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猫哭老鼠 比喻假慈悲。

含虎的成语

伏虎降龙 甘冒虎口 割肉饲虎 宫邻金虎 关门养虎

狐假虎威 狐藉虎威 虎背熊腰 虎变龙蒸 虎不食儿

虎步龙行 虎超龙骧 虎党狐侪 虎荡羊群 虎斗龙争

虎据龙蟠 虎口拔牙 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 虎窟龙潭

虎狼之势 虎略龙韬 虎落平川 虎落平阳 虎视耽耽

虎兕出柙 虎体熊腰 虎头虎脑 虎头蛇尾 虎头燕颔

虎尾春冰 虎卧龙跳 虎啸风生 画虎类犬 饥鹰饿虎

假虎张威 将门虎子 降龙伏虎 鲸吞虎噬

九牛二虎之力 苛政猛于虎 拉大旗作虎皮 狼吞虎咽

含“马”的成语:

车水马龙 车填马隘 持戈试马 吹牛拍马 代马依风 丹书白马

单枪独马 得马失马 得马折足 东风马耳 放马华阳 飞鹰走马

非驴非马 肥马轻裘 风车雨马 风马牛不相及 风樯阵马 服牛乘马

高车驷马 狗马声色 谷马砺兵 光车骏马 归马放牛 害群之马 寒蝉仗马 汗马功劳 汗马之功 汗马之劳 横刀跃马 横戈盘马 横戈跃马 横枪跃马

猴年马月 呼牛呼马 呼牛作马 讳树数马 毁车杀马 见鞍思马 金戈铁马 金马玉堂 襟裾马牛 仅容旋马 鸠车竹马 裾马襟牛 君子一言, … 尻轮神马 尻舆神马 叩马而谏 快马加鞭 老马恋栈 老马识途 历兵秣马 历兵粟马 厉兵秣马 厉兵粟马 立马万言 励兵秣马 砺戈秣马 练兵秣马 临崖勒马 溜须拍马 六马仰秣 龙马精神 龙神马壮 露马脚 路遥知马力 … 驴唇不对马嘴 驴唇马觜 驴唇马嘴 驴年马月 驴前马后 驴头不对马嘴 率马以骥 马勃牛溲 马浡牛溲 马不解鞍 马不停蹄 马尘不及 马迟枚疾 马齿徒长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到功成 马耳春风 马耳东风 马翻人仰 马放南山 马腹逃鞭 马革裹尸

含“狼”的成语:

杯盘狼籍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虎豹 狼子野心 豺狼之吻

鸱视狼顾 除狼得虎 狗肺狼心 狗行狼心 官虎吏狼 鬼哭狼嗥

虎狼之势 虎穴狼巢 进退狼狈 拒虎进狼 拒狼进虎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奔鼠窜 狼餐虎咽 狼吃幞头 狼虫虎豹 狼顾鸱张

狼嚎鬼叫 狼艰狈蹶 狼猛蜂毒 狼突鸱张 狼突豕窜 狼吞虎餐 狼吞虎噬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问牛知马 问羊知马 乌白马角 乌头白马生角 乌焉成马 五马分尸

下马看花 鲜车怒马 香车宝马 心猿意马 信马由缰 悬崖勒马 野马无缰 一马当先 一马平川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倚马可待 倚马七纸

意马心猿 饮马投钱 堂金马 獐麇马鹿 仗马寒蝉 招兵买马 阵马风樯

指鹿为马 蛛丝马迹 竹马之友 走马赴任 走马观花 走马看花 走马上任

走马章台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之吻 官虎吏狼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贪虎视 狼贪鼠窃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心狗行 狼烟四起 狼眼鼠眉狼子野心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如狼牧羊如狼似虎声名狼藉 豕突狼奔

使羊将狼

鼠窜狼奔

羊狠狼贪

引狼入室

鹰视狼步

脏污狼藉

回答者:小小生ZXC - 试用期 一级 6-22 18:23

111

回答者:就的和 - 初入江湖 二级 6-22 21:30

猫鼠同眠

照猫画虎

争猫丢牛

帮虎吃食

暴虎冯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藏龙卧虎

鸱目虎吻

初生牛犊不怕虎

春冰虎尾

打马虎眼

大人虎变

大贤虎变

调虎离山

恶虎不食子

饿虎饥鹰

饿虎扑食

饿虎扑羊

饿虎之蹊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放虎归山

放虎自卫

风从虎,云从龙

风虎云龙

伏虎降龙

官虎吏狼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狐虎之威

狐假虎威

虎背熊腰

虎不食儿

虎斗龙争

虎踞龙盘

虎口拔牙

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

虎狼之势

虎入羊群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虎视眈眈

虎体熊腰

虎头虎脑

虎头蛇尾

虎头燕颔

虎尾春冰

虎落平川

虎珀拾芥

虎卧龙跳

虎啸风生

虎穴龙潭

画虎成狗

画虎画皮难画骨

画虎类狗

饥鹰饿虎

将门虎子

九牛二虎之力

开柙出虎

苛政猛于虎

狼贪虎视

狼吞虎咽

老虎头上扑苍蝇

老虎头上搔痒

两虎相斗

龙盘虎踞

龙蟠虎踞

龙潭虎窟

龙潭虎穴

龙腾虎跃

龙跳虎卧

龙骧虎步

龙骧虎视

龙行虎步

龙吟虎啸

龙争虎斗

鲁鱼帝虎

骑虎难下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前怕龙,后怕虎

乔龙画虎

驱羊攻虎

如虎添翼

如狼似虎

乳犊不怕虎

三人成虎

生龙活虎

势成骑虎

谈虎色变

投畀豺虎

委肉虎蹊

为虎傅翼

为虎添翼

为虎作伥

畏敌如虎

卧虎藏龙

握蛇骑虎

舄乌虎帝

降龙伏虎

笑面虎

燕颔虎颈

羊入虎群

羊质虎皮

养虎遗患

引虎自卫

鹰扬虎视

与虎谋皮

与虎添翼

云龙风虎

照猫画虎

纵虎归山

坐山观虎斗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鞍马劳顿

鞍马劳困

鞍马之劳

鞍前马后

宝马香车

北叟失马

弊车羸马

兵荒马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兵强马壮

伯乐相马

不食马肝

车殆马烦

车马盈门

车水马龙

车在马前

打马虎眼

单枪匹马

东风吹马耳

短衣匹马

放牛归马

非驴非马

肥马轻裘

风马牛不相及

风樯阵马

高车驷马

弓调马服

归马放牛

裹尸马革

害群之马

寒蝉仗马

汗马功劳

横戈跃马

呼牛呼马

见鞍思马

金戈铁马

金马玉堂

仅容旋马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叩马而谏

快马加鞭

老马恋栈

老马识途

厉兵秣马

溜须拍马

六马仰秣

龙马精神

露马脚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驴唇不对马嘴

驴前马后

马不停蹄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耳东风

马革裹尸

马工枚速

马后炮

马角乌白

马空冀北

马鹿异形

马牛襟裾

马前卒

马首是瞻

马瘦毛长

马仰人翻

盲人瞎马

秣马厉兵

牛溲马勃

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马面

驽马恋栈豆

驽马铅刀

驽马十驾

盘马弯弓

匹马单枪

匹马只轮

骑马找马

乞儿马医

千军万马

墙头马上

青梅竹马

轻裘肥马

求马唐肆

裘马轻肥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犬马之报

犬马之劳

犬马之养

人欢马叫

人困马乏

人强马壮

人仰马翻

戎马倥偬

塞翁失马

三马同槽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声色狗马

声色犬马

识途老马

士饱马腾

束马悬车

率马以骥

司马青衫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马当活马医

四马攒蹄

驷马高车

驷马难追

素车白马

天马行空

童牛角马

土牛木马

脱缰之马

万马奔腾

万马齐喑

问牛知马

问羊知马

乌白马角

乌头白马生角

乌焉成马

五马分尸

瞎马临池

下马威

下马看花

鲜车怒马

香车宝马

心猿意马

信马由缰

悬崖勒马

野马无缰

一马当先

一马平川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倚马可待

倚马七纸

意马心猿

饮马投钱

玉堂金马

獐麇马鹿

仗马寒蝉

招兵买马

阵马风樯

指鹿为马

蛛丝马迹

竹马之友

走马赴任

走马观花

走马看花

走马上任

走马章台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之吻

官虎吏狼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贪虎视

狼贪鼠窃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