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学习 成语学习

坚壁清野的典故-坚壁清野典故牛

2025-02-25 23:46:38 9人已围观

简介1.坚壁清野的成语故事2.坚壁清野的主人公是谁?坚壁清野有什么历史典故3.求一成语故事~~~4.坚壁清野什么意思坚壁清野的成语故事坚壁清野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魏志·荀彧传》: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那时,颍川颍阳有个名叫荀彧的人,被袁绍待为上

1.坚壁清野的成语故事

2.坚壁清野的主人公是谁?坚壁清野有什么历史典故

3.求一成语故事~~~

4.坚壁清野什么意思

坚壁清野的成语故事

坚壁清野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那时,颍川颍阳有个名叫荀彧的人,被袁绍待为上宾。他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门下。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消息传来,曹操忙着要出兵徐州。荀彧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说道:“当年汉高祖保住关中,是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成了大业。”

如今将军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兖州的军队留多了,则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吕布此时乘虚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兖州。最后,一定是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

荀彧还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听说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已有了准备,一旦有风声传来,他们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转移全部的物资。”

曹操听了荀傕的话,十分佩服,从此集中兵力,很快打败了吕布。后来,又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

扩展资料

坚壁清野的目的:

这种战术的目的,简单的说,是破坏物资,不让敌人得到。后勤补给是进攻者相当头痛的事,尤其是粮草,人吃的食物、马吃的草,带去的吃完了,接续的补给不及,后继无力,只能退兵。

历史上的坚壁清野:

拿破仑率军击败奥地利、意大利、普鲁士后,进军俄国。俄军唯一能做的就是后退,边撤退边把粮食、住屋、农田、交通设施等清除或破坏光光。

拿破仑进入俄国之后,正为土地贫瘠、路况恶劣所苦,又发现俄军坚壁清野,还没开战兵力便耗损不少。拿破仑好不容易进入莫斯科,俄军又放一把火,连烧几天,街道化为灰烬,于是拿破仑决定撤退。

百度百科-坚壁清野

坚壁清野的主人公是谁?坚壁清野有什么历史典故

坚壁清野是一个描写战争的成语,其意思是指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那么,成语坚壁清野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坚壁清野出自何处?坚壁清野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坚壁清野的主人公是曹操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

成语坚壁清野出自何处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耳。”

坚壁清野的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军后占据兖州地区,继而挥师东进,准备夺取徐州。 >兖州豪强张邈趁机勾结割据势力吕布,攻破兖州大部分地方,并占领要地濮阳。曹操急忙从徐州撤兵回来,向屯驻濮阳的吕布发动反攻。吕布十分凶悍,双方相持日久,曹操一时无法取胜。 > 正在这时,徐州守将陶谦病,把徐州让给了刘备。曹操一听更是心急,于是决定先夺取徐州再回来消灭吕布。谋士荀彧听说后,赶来劝阻。 > 他对曹操说:“汉高祖刘邦争夺天下时,是先保住关中;光武皇帝刘秀平定天下时,是先占据河内。他们这样做,都是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所以他们虽然也遭到了一些挫折、失败,但由于自己的根本没丢,最终获得了成功。同样的道理,兖州对于您来说就是根本,虽说残破些,但更容易保存力量。而徐州方面,据说他们已经组织人力加紧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对可能发生的战役已经有所准备。收割完粮食,对方必然还要加固防御工事,加固营垒,等著您去打他。如果现在您真的派兵攻打徐州,到那时,攻不能克,掠无所得,不出十天,全军就会不战自溃。如此权衡一下利弊,臣认为还是先不打徐州为妙,请将军您再仔细考虑考虑。” > 曹操听了荀彧的劝告,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取消了攻打徐州的计划,专心与吕布对战。不久,曹操大败吕布,平定了兖州。 >

求一成语故事~~~

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ù)传》。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

那时,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有个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为避董卓之乱迁居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他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门下。曹操大喜,任命他为司马。从此,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前将徐州让给了刘备。消息传来,曹操夺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说道:“当年汉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刘秀据有河内,他们都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成了大业。如今将军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兖州的军队留多了,则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吕布此时乘虚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兖州。最后,一定是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他还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听说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已有了准备,一旦有风声传来,他们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转移全部的物资,一切准备就绪迎击我们(原文为:‘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这样,你的兵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么东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

曹操听了荀傕的话,十分佩服,从此集中兵力,很快打败了吕布。后来,又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

“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注音:jiān bì qīng yiě

近义:空室清野

解释: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军事方面

举例:不许出战,只是~,待这干贼寇粮尽力弛,方可追他。(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一回)

典故:《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英语:strengthen the defences and clear the fields

坚壁清野什么意思

军事谋略辞典中的解释是:坚壁清野也叫“空舍清野”。加固防御工事,坚守营垒或据点,同时把据点外面的居民和各种物资全部运走、收藏,使入侵之敌无法就地补给、无法立足盘踞。

典故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军后占据兖州地区,继而挥师东进,准备夺取徐州。兖州豪强张邈趁机勾结割据势力吕布,攻破兖州大部分地方,并占领要地濮阳。曹操急忙从徐州撤兵回来,向屯驻濮阳的吕布发动反攻。吕布十分凶悍,双方相持日久,曹操一时无法取胜。正在这时,徐州守将陶谦病,把徐州让给了刘备。曹操一听更是心急,于是决定先夺取徐州再回来消灭吕布。谋士荀彧听说后,赶来劝阻。他对曹操说:“汉高祖刘邦争夺天下时,是先保住关中;光武皇帝刘秀平定天下时,是先占据河内。他们这样做,都是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所以他们虽然也遭到了一些挫折、失败,但由于自己的根本没丢,最终获得了成功。同样的道理,兖州对于您来说就是根本,虽说残破些,但更容易保存力量。而徐州方面,据说他们已经组织人力加紧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对可能发生的战役已经有所准备。收割完粮食,对方必然还要加固防御工事,加固营垒,等着您去打他。如果现在您真的派兵攻打徐州,到那时,攻不能克,掠无所得,不出十天,全军就会不战自溃。如此权衡一下利弊,臣认为还是先不打徐州为妙,请将军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曹操听了荀彧的劝告,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取消了攻打徐州的计划,专心与吕布对战。不久,曹操大败吕布,平定了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