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学习 成语学习
噤若寒蝉怎么读拼音是什么-噤若寒蝉怎么读
2024-11-03 22:32:22 17人已围观
简介1.“噤若寒蝉”是什么意思?2.求一个四字成语要求是:动词+名词+名词+名词的形式3.噤若寒蝉形容什么“噤若寒蝉”是什么意思?“噤若寒蝉”的意思是,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1、读音:jìn ruò hán chán2、出处:宋·张守《题锁树谏图后》:“尝怪士处明时;事贤
1.“噤若寒蝉”是什么意思?
2.求一个四字成语要求是:动词+名词+名词+名词的形式
3.噤若寒蝉形容什么
“噤若寒蝉”是什么意思?
“噤若寒蝉”的意思是,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1、读音:jìn ruò hán chán
2、出处:宋·张守《题锁树谏图后》:“尝怪士处明时;事贤主;履高位;噤如寒蝉;或至导谀以误国。”
3、造句:(1)在这关键时刻,你要作一个谠论直发的勇者,还是噤若寒蝉的懦夫。
(2)夫妻两人吵得正凶,却忽略了脸色发白,噤若寒蝉的孩子,瑟缩地躲在墙角。
(3)道不行则隐,莫怪我噤若寒蝉,不谈国事。
(4)?经理不在公司的时候,小李便称孤道寡,目中无人;经理一回来,他便藏头缩尾,噤若寒蝉。
(5)人群挤满了广场,他们秩序井然,噤若寒蝉。
求一个四字成语要求是:动词+名词+名词+名词的形式
噤若寒蝉
读音:jìn ruò hán chán
“噤”是动词,闭口不说话,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宋代张守的《题锁树谏图后》:“尝怪士处明时;事贤主;履高位;噤如寒蝉;或至导谀以误国。”噤若寒蝉的成语故事讲了东汉时,有一个叫杜密的人,字周甫。王昱认为杜密太多管闲事了,杜密说:“知道好人不推荐,听到坏事不作声,就像冷天的蝉一样,哑口无言。只求自己平安无事,这是对国家不负责任。这样的人其实是个罪人,有什么可称赞的!
参考资料
噤若寒蝉的成语故事.百度[引用时间2018-1-13]
噤若寒蝉形容什么
“噤若寒蝉”形容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汉语成语,读音是jìnruòhánchán,原指像冬季的蝉那样停止鸣叫,含贬义。出自《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近义词:缄口结舌、守口如瓶。
反义词: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造句:
1、母亲只用眼角一瞄,我们马上闭紧嘴巴,噤若寒蝉。
2、我就是了解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才噤若寒蝉。
3、人群挤满了广场,他们秩序井然,噤若寒蝉。
4、爸爸正在气头上,大家都噤若寒蝉,深怕再惹他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