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谚语 成语谚语

身无长物原文及翻译-身无长物文言文带拼音

2024-11-03 22:33:32 13人已围观

简介1.跪求短篇文言文带注释5篇以上2.关于世说新语的小故事文言文3.求世说新语各章标题的翻译4.固执己见文言文阅读答案跪求短篇文言文带注释5篇以上.文言文阅读:《与姜箴胜门人》杜门不见一客者,三月矣,留都散也;礼曹冷官,而乞身之人,其冷百倍。然生平读书洁身,可对衾影①,即乡曲小儿忌谤相加,无怪也。独念

1.跪求短篇文言文带注释5篇以上

2.关于世说新语的小故事文言文

3.求世说新语各章标题的翻译

4.固执己见文言文阅读答案

跪求短篇文言文带注释5篇以上

.文言文阅读:《与姜箴胜门人》

杜门不见一客者,三月矣,留都散也;礼曹冷官,而乞身之人,其冷百倍。然生平读书洁身,可对衾影①,即乡曲小儿忌谤相加,无怪也。独念国家所重者人才,君子所惜者名行;今设为风波之世局,令小人得驾为隐阱,而驱局外之人以纳其中,纵不为斯人名行惜,其如国家人才一路何?人才坏而国事坏,国事坏而士大夫身名爵位与之俱坏。吁,可惧也!不佞归矣!有屋可居,有田可耕,有书可读,有酒可沽;西过震泽,南过武林,湖山之间,赋诗谈道,差堪自老。谛观年来士大夫风尚,愈趋愈下,鳃鳃②惟异己是除,私人是引。楚人为楚人出缺,秦人为秦人营迁,不认官方,不谈才品;目中岂复有君父,而堪以服天下、挽世运乎?足下,讲臣也,朝夕对扬重瞳③,须留一段光明于胸中,即不宜轻发,以逢时忌;而因事陈规,婉词微讽,当有旋转妙用,莫负此千载遭逢也!吾辈口不宜快,而心固不可不热。二疏已上,速去为幸,扁舟已买江上矣。

(明张鼐《宝日堂初集》)

注:①衾影:《宋史?蔡元定传》:“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后因谓未做亏心之事为 “无愧衾影”或“可对衾影”。②鳃鳃(xǐ):恐惧的样子。③重瞳(tóng):眼内双瞳 ,指天子。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杜门不见一客者 杜:关闭,堵塞

B.纵不为斯人名行惜 纵:纵使,即使

C.差堪自老 差:公务、差使

D.不论官方 方:应守的礼法、准则

2.比较以下两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即乡曲小儿忌谤相加 ②即不宜轻发

③其冷百倍 ④其如国家人才一路何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3.下列句子中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留都散地 留都:旧称迁都后的旧都。

B.今设为风波之世局 风波:风浪

C.谛观年来士大夫风尚 谛观:仔细审视

D.莫负此千载遭逢也 遭逢:机遇机会

4.“独念国家所重者人才,君子所惜者名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是想到国家重视的是人才,君子可惜的是名行

B.独自想到国家看重的是人才,君子可惜的是名行

C.独自想到国家看重的是人才,君子爱惜的是名行

D.只是想到国家重视的是人才,君子爱惜的是名行

5.“二疏已上,速去为幸,扁舟已买江上矣”。解决正确的一项是( )

A.已上两道议论时政的奏章,赶快离开京城是上策,已在江边雇了一条扁船了。

B.已上两道请求去职的奏章,赶快离开京城是万幸,已经在江边雇了一条小船了。

C.已上两道请求去职的奏章,赶快离开京城是上策,已经在江边雇了一条小船了。

D.已上两道议论时政的奏章,赶快离开京城是万幸,已在江边雇了一条扁船了。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晚明任南京礼部尚书,本已投闲置散,再加上受到魏忠贤阉党的弹劾,更感到“其冷百倍”。

B.但他自认为饱读诗书,砥砺名节,问心无愧;然而他担心朝纲日坏,自己清名受累,所以决心辞官归隐,终其余年。

C.他很不满当时官场排除异己、任人唯亲的不良风气,并认为如此选拔出来的官吏不能拘回社会日益崩溃的颓势。

D.他希望他的学生应利用给皇上当侍讲官的机会,随时讽谏,争取得到重用,要相信自己的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答案:

1.C(大致还可以)

2.D(①即使②就③代词④副词)

3.B(多灾多难)

4.D(关键在“独 念”、“惜”两个词语)

5.C(“疏”为求去之疏,“扁舟”是小船)

6.D(张鼐本心希望学 生相信国家前途光明,并抓住时机,随缘讽谏皇上,以便挽救危亡的局势)

2.王恭从会稽还

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⑨。”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恭:东晋重臣。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③王大:王恭的族叔。④簟(diàn):竹席子。⑤东:会稽在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⑥领:量词,相当于“条”。⑦荐:草垫。⑧丈人:古代对长辈或老人的敬称。⑨长(zhàng)物:多余的东西。

[文化常识]

古人的坐具。“椅子”是宋朝开始才有的,宋以前都是席地而坐。人先跪下,然后臀部搁在脚后跟上。如果上身挺直,这叫“危坐”,成语有“正襟危坐”。家庭经济一般的坐在草垫上,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坐在锦缎垫子上。坐垫还有皮制的、竹制的、木制的。王恭从会稽带回家的是竹制的。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卿 ②举 ③谓 ④对 ⑤悉

2.①上文有三个“之”,请依次说明它指代的内容:(A) (B) (C)

3.“可以一领及我”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可以一条跟我的相比吗?②可以把一条送给我吗?③可以让我拿一条吗?④可以让我欣赏一下吗?

4.翻译:既无余席

5.理解:①上文有“恭无言”,请问王恭为什么没话可说?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成语“身无长物”的出典即在上文,这个成语的意思

3.韩云门娶盲女

项城①韩云门,名堳(méi),聘②戚氏女。未几,两目失明。戚谓韩郎年少能文,必成远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韩之父母将许之,云门毅然不可,如礼迎娶以归。戚不得已,媵以美婢④。云门曰:“人情见则欲动,不若无见,以全我居室之好。”遂遣婢还。后于壬子举⑤于乡,出为教谕⑥。携妇偕行,伉俪无间。豫⑦人称其笃行。

(选自清·钮琇《觚賸》)

[注释]①项城:古县名,今河南商丘市。②聘:出聘金订婚。③远:大。④媵(yì ng)以美婢:用漂亮的侍女作陪嫁女。⑤举:科举考试中获得“举人”资格。⑥教谕:县里负责教育、祭祀的官员。⑦豫:古州名,今河南境内。

[文化常识]

“壬子”及其他。“壬子”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我国古代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直到天干的“癸”与地支的“亥”组成“癸亥”,共六十组,即六十年,然后从“甲子”周而复始。上文所说的“壬子”年,其后即“癸丑”年(康熙十二年)、“甲寅”年(康熙十三年),往下以此类推。

[考点]

1.解释:①偶 ②许 ③毅然 ④如 ⑤遣 ⑥笃行

2.翻译:①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 ; ②挈妇偕行 ;

③伉俪无间

3.选择:下列词语哪几个与“未几”意同或意近: ①俄②既而③未久④顷⑤向

4.理解:“以全我居室之好”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用来保全我美好的住宅;②凭这使我房间漂亮;③以此使我夫妻和睦友好;④以此作为我家室的全部财产。

4.蔡邕被害

太尉马日磾(dī)谓允①日:“伯喈②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书后史,为一代大典③;而所坐至微,迭之,无乃失人心乎!允日:“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④中衰,戎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⑤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日磾退而告人曰:“王公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⑥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邕遂狱中。 (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

[注释]①允:王允。伯喈(jiē):即蔡邕,东汉末年人,精通文史历法,屡上书言弊政,为王允所杀。③典:典籍。④国祚:国运、国福。⑤幼主:指汉灵帝,时年幼。⑥纪:纲纪。

[文化常识]

“太尉”及其他。秦以前中央职官较复杂。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央设丞相(掌握政务)、太尉(掌管军队)、御史大夫(掌管监察)。汉朝基本上沿袭秦制。上文所说的马日磾,即任太尉,而王允时任司徒(东汉后期改丞相为“大司徒”)。他们均为朝中高官。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逸——②佞一——③讪——④其——

2.翻译:①所坐至微,诛之,无乃失人心乎! ②王公其无后乎

5.宴客摆阔

余小时见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①、肴五品②而已。今寻常宴会,动必用十肴,且水陆毕陈,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前有一士夫③请赵循斋,杀鹅二十余头,遂至形于奏牍。近一士夫请袁泽门,闻肴品计有百余样,鸽子、斑鸠之类皆有。尝作外官④。囊橐殷盛,虽不费力,然此是百姓膏血,将来如此暴殄,宁不畏天地遣责耶!

(选自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注释]①果五色:指干果疏菜五种。②五品:五种。③士夫:即士大夫,官僚。④外官:地方官。

[文言知识]

说“寻常”。古代八尺为一寻;二寻为一常。,这样的尺寸,不算短也不算长,很普通,所以“寻常”含普通的意思。上文“今寻常宴会”,意为如今普通(平常)的宴会。又,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又,辛弃疾《永遇乐》:“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囊橐一一②暴殄——

2.翻译:①且水陆毕陈 ②宁不畏天地遣责耶!

3.“遂至形于奏牍”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就到了让人用文字记载;②就直到被人弹劾参奏;③就到了亲自向皇上解释;④就直到被人弹劾现出原形。

6.观第五泄记①

从山门②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③,不容寸肤④,三面皆郛⑤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⑥如虹,忽卷掣折⑦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⑧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⑨,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⑩,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魈⑾呼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⑿,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选自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个瀑布。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②山门:庙门;指五泄寺的大门。⑧青削:颜色青绿,陡峭如刀削。④寸肤:古代计算长度,一指宽叫寸,四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叫肤。此处形容山石林立,间隔极窄。⑤郛(fú):古代城的外城墙。⑥怒石横激: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⑦掣折:转折。⑧欹(q ī):斜靠。⑨纬:编织物的横线。⑩牛鬼蛇神:比喻各种怪诞的形象。牛鬼是佛经中所说的地狱中的牛头虎,蛇神指蛇精。⑾魈(xiāo):山中的鬼怪。⑿谛观:仔细看。

[文言知识]

说“掉”。现代汉语中的“掉”,指“掉下”、“落下”,如“钢笔掉了”。上文“撼山掉谷”中的“掉”,指“摇动”、“摆动”,句意为瀑布直泻而下,使高山、深谷震动。“掉臂”指摆动手臂;成语“尾大不掉”指尾巴太大,摆动不了,比喻机构庞大或人事太多而指挥不灵;“掉舌”指搬弄是非。从这个词看出,不少词古今含义差别很大。理解古文时不能贸然地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文言词语。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疾——②悸——③沫——④乍——⑤恍惚

2.翻译:①疾趋,度石罅,瀑见 ②山行之极观也

③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7.康德涵救李梦阳

康海①与太监刘瑾同乡,瑾以其文名,欲亲之,海不与通。瑾拘梦阳②狱,必之。客曰:“念非康德涵,无可脱梦阳者。”梦阳曰:“吾安之,何以累德涵?且德涵必不屈瑾。”客强梦阳致二语德涵:“德涵救我,惟德涵为能救我。”海得书喜曰:“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许我!”即上马驰瑾门。明日辄赦出之。(选自清·查继佐《罪惟录·列传》)

[注释]①康海:字德涵。②梦阳:李梦阳,明代著名文学家。

[文化常识]

太监。太监早在殷商时代就有,最早叫“寺”,本是割势后在宫中侍奉帝王及嫔妃的男子。至唐朝,统称为宦官。太监因为亲近帝王,有的深得帝王宠爱,因此掌握大权。历史上出了名的太监有赵高、高力士、魏忠贤、李莲英等。刘瑾是明武宗朱厚照时期的权倾一时的太监。他掌握东厂、西厂特务机关,镇压异己,斥逐大臣,抢夺民间土地,是个无恶不作的家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亲 ②脱 ③致

2.翻译:①海不与通 ②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许我!

[参考答案]

1.①接近②使……摆脱③转达

2.①康德涵不跟他交往;②我屈服于一个刘瑾,而能使好朋友活命,天下与后世的人大概会谅解(同意)我的!

8.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①。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②。’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③,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④邻,教有所阙⑤,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⑥而农,遂博综典籍⑦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②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③道:正道。④卜:此指选择。⑤阙:同“缺”。⑥经:此指儒家经典著作。⑦博综典籍:博览儒家经典著作。

[文言知识]

“感激”及其他。现代汉语中的“感激”指感谢,但在文言中它指“因感动而奋发”。上文“谧乃感激”,犹言因感动而奋发。又,《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形同而古今义异的词还有不少,如“卑鄙”,古指地位低微,见识浅陋;“交通”,古指互相往来;“妻子”,古指妻与子女;“烈士”指有志于功业的人。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度 ②或 ③辄 ④进 ⑤余 ⑥笃 ⑦涕 ⑧居 ⑨务

2.翻译:①目不存教 ②无以慰我

③何尔鲁钝之甚也 ④自汝得之,于我何有!

⑤躬身稼穑

3.“就乡人席坦受书”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 就在同乡人席坦那里读书;

② ②到同乡人席坦那里借书读;

③ ③到同乡人席坦那里去读书。

4.理解:

①“孟母三徙”的故事说明什么?

②曾父烹豕(同“猪”)的故事说明什么?

[参考答案]

1.①限制②有人③就④送给⑤超过⑥专心⑦泪⑧生活⑨工作、职业

2.①心目中没有接受教育(的念头);②没什么可以用来安慰我的;③你为什么十分的愚笨啊!④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⑤亲自种田。

3.③ 4.①小孩要有良好的环境;②对孩子不能不讲信用。

9.金农与苍头

寿门①“所得苍头②,皆多艺。其一善攻砚,所规模甚高雅。寿门每得佳砚石,辄令治之。顾非饮之数斗,不肯下手。即强而可之,亦必不工。寿门不善饮,以苍头故,时酤酒。砚成,寿门铭其背,古气盎然,苍头浮白③

(选自清·全祖望《鲒琦亭集外编》

[注释]①寿门:清著名书画家金农的字。②苍头:仆人。③浮白:大杯喝酒。

[文言知识]

说“攻”。“攻”是个多义词。一指“进攻”。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二指“治”。上文“其一善攻砚”,意为其中一个苍头善于治砚。“治”在这句话中要灵活解释为“雕刻”。三指“研究”。《师说》:“术业有专攻。”意为学问有专门的研究。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辄 ②治 ③顾 ④以 ⑤铭

2 。翻译:所规模甚高雅

[参考答案]

1.①就②雕刻③只是④因为⑤刻

2.(苍头)所构思的砚台式样很高雅。

10.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值此宜生怜悯之心。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使以他木处此,即不能高,亦将横生而至大矣;再不然,则以才不得展开至瘁,弗复自永其年矣。困于天而能自全于天,非知命子能若是哉?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岁闰而我不闰,人闰而己不闰,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之,是天地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孰知之哉?

1.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溢分毫 溢:增益,超出

B.其义何居 居(jī):语助词

C.又复从而刻之 刻:苛刻、刻薄

D.反似德之者 德:感恩

2.比较以下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岁长一寸是已 ②已见天地之私

③又复从而刻之 ④孰知之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文中“茂叔”、“笠翁”与下列篇目作者相同的一项是( )

A.《陋室铭》《采草药》 B.《爱莲说》《芙蕖》

C.《爱莲说》《雁荡山》 D.《陋室铭》《活板》

4.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最为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黄杨的“知命”规劝世人要逆来顺受,安守困境。

B.以黄杨的“知命”为奉劝世人要矢志奋斗,战胜逆境,必有出头之日。

C.以黄杨的“知命”劝喻世人当知“艰苦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奋发有为,摆脱困厄以求成功。

D.以黄杨的“知命”,为封建时代穷苦知识分子编织一个在困境里创造虚假繁荣来自我安慰的玫瑰色的梦。

参考答案:

1.C(减损、减少)

2.C(①同“矣”,②已经,③④的“之”同为代词,代黄杨。)

3.B(“茂叔”为周敦颐之字,“笠翁”为李渔之号)

4.C(注意题干“最为”二字,从积 极的方面来把握文旨)

粗略算一下是10篇

关于世说新语的小故事文言文

1. 《世说新语》的小故事

“王石争豪”

石崇和王恺争比阔绰,互不示弱。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资助王恺。他曾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与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葳蕤,相映成趣,少有可与之媲比的。王恺拿来给石崇看,自鸣得意,谁知石崇看后,就用铁如意敲它,应手而碎。王恺既惋惜,又觉得石崇在妒忌他,一时声色俱厉。

石崇说:“不值得遗憾,现在就赔给你。”于是叫下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尽数取出,不乏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双且光彩夺目,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王恺看了,惘然若失。

启示:目光短视、敝帚自珍者,必须打破。

“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

王朗说:“好在船还宽绰,为什么不呢?”

不一会儿,强盗尾随而至,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担虑这一点。现在已经答允了他,又怎可出尔反尔,抛下他置之不管呢?”

启示:不要轻易许诺;既已许诺,就要善始善终。

“郗太傅招婿”

郗太傅派遣门生给王丞相送去书信,打算在王家子弟当中挑一个做女婿。王丞相对信使说:“你到东厢房随便挑选吧!”

信使回去禀报郗太傅:“王家的小伙子都不错。只是一听说您来招女婿,就都拘谨起来,惟独有一个袒露肚皮躺在床上,没听到似的。”

郗太傅捋着胡须说:“这个人才是我的贤婿啊!”于是又派人去探访,得知是王羲之,遂将女儿许配给他。

启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保持自己本色的人往往更受欢迎。

“雪夜访戴”

王徽之居住在山阴。一夜忽然下起大雪,他睡醒过来,踱步出屋,酌酒赏雪,情不自禁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

触景生情,他想起了住在百里之外的剡县的戴逵,于是当夜乘小船溯江而上,次日天亮才到了戴逵家门,但他并没进门,而是折船返回。

同行的人十分纳闷,就问他,王徽之坦然地说:“我原本乘酒兴而来,现在酒兴尽了,何必一定要见到戴逵呢?”

启示: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要适可而止,但求尽兴。

2. 世说新语还有什么有教育性的古文小故事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小一辈的人谈论试问`不久`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比拟.”而谢无奕的虐人说:”不如用柳絮随风飘飞来比拟.”谢太傅大笑起来`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的虐人,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而行`约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便走了`等太丘走后`那个人便来了`陈元方刚7岁`在门外玩`那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吗?”元方回答说:”等您久不来`已经走了.”那人生气了:”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自己却丢下我不管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相约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来,您就是没有诚信;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节.”那人惭愧极了,下车拉元方`元方跑进门去看都不往回看一下.

《咏雪》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那个女孩)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分见面,中午不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客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远方的手,远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乘船》: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该文章转自[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ziyuan1/uploadfile/0703/200739103925

3. 摘抄世说新语的小故事必须是课外的出自哪个门必须是文言文

识鉴第七之八、此儿有异

(原文)卫玠年五岁,神衿可爱。祖太保曰:“此儿有异,顾我老,不见其大耳!”

(译)卫玠五岁时,神情可爱。祖父太保卫瓘说:“这孩子与众不同,可惜我老了,不能看他长大了。”

识鉴第七之九、强果有余

(原文)刘越石云:“华彦夏识能不足,强果有余。”

(译)刘越石(刘琨)说:“华彦夏(华轶)见识才智不足,坚强果敢有余。”

赏誉第八之十八、言谈林薮

(原文)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

(译)对于裴仆射(裴頠),当时人们认为,他是清谈人物的汇聚地。

赏誉第八之十九、未睹不鸣不跃者

(原文)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陆曰:“公未睹不鸣不跃者耳!”

(译)张华见过褚陶后,对陆平原(陆机)说:“你们兄弟是龙跃天河,顾彦先(顾荣)是凤鸣朝阳,我以为东南的人才就你们几个人了,没想到又见到了褚陶。”陆机说:“您是没见到不鸣不跃的人罢了。”

赏誉第八之二十四、当与同归

(原文)王太尉曰:“见裴令公精明朗然,笼盖人上,非凡识也。若而可作,当与之同归。”或云王戎语。

(译)王太尉(王衍)说:“看到裴令公(裴楷)聪明豁达,超凡脱俗,见识卓绝。如果可复生,一定和他为伍。”也有人说这是王戎说的。

赏誉第八之二十五、觉我言烦

(原文)王夷甫自叹:“我与乐令谈,未尝不觉我言为烦。”

(译)王夷甫(王衍)感叹道:“我和乐令(乐广)清谈,没有一次不觉得我的语言烦琐。”

赏誉第八之二十六、郭子玄有俊才

(原文)郭子玄有俊才,能言老庄,庾敳尝称之,每曰:“郭子玄何必减庾子嵩!”

(译)郭子玄(郭象)有才华,善谈老庄,庾敳(庾子嵩)常称赞他,总说:“郭子玄不在庾子嵩之下!”

4. 求世说新语小故事,原文,译文及启示,不要太长

1王蓝田性急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译文

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得逞,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就从席上下来用鞋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王羲之听到后大笑着说:“即使安期(王蓝田父亲王承)有这个脾气,也没什么值得可取的,何况是王蓝田呢!”

启示:写作文要抓本质,写特征;抓典型,写细节。

王蓝田性格:过于性急 道理:1.心急吃不了热豆腐2.欲速则不达

2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译文:

孔融被收押,朝廷内外群臣们都很惶恐。当时孔融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他们两个如故在外面玩耍,丝毫没有理会官兵。孔融对着使者说:“戴罪在身的是我,我的两个儿子能不能放过?”儿子说:“大人知不知道把一个鸟巢打翻,还有完整的蛋吗?”过了不久,他两个儿子也被害了。

启示: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5. 《世说新语》的故事三个,古文,还有标题

。《世说新语》三则就讲述了三个这样的故事。

第一则《咏雪》讲述的是谢安在大雪之日与子女讲解诗文,听子女咏雪的故事。儿女聪明、多才,谢安的开心、快乐,家庭气氛的融洽、和睦,跃然纸上,给人以极大的感染。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第二则《道旁李树》讲述的是王戎七岁时的事。“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王戎的与众不同,而他的解释,更是体现了他的生活知识的丰富。

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第三则《复裈》讲述的是韩康伯几岁时的故事。“至大寒,止得襦”,韩康伯是多么需要一条夹裤啊,可是当妈妈要为他做夹裤时,他却拒绝了,而理由是,穿了短裤就不冷了,真的如此吗?或许是因为“家酷贫”吧。韩康伯是聪明的,因为他能把不冷的理由说得让人信服;韩康伯也是懂事的,因为他明白家境的贫寒不能让他在生活上有过多的要求;韩康伯更是坚强的,因为他能忍受这样的寒冷!三则故事都能让人深思,给人启迪。学习这三则故事,要反复朗读,不仅要读懂故事的大意,更要明白故事中蕴涵的深意,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另外,还要学习积累一些基本的文言知识,为以后学习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受之以渔。”

原文: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 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糯,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

6. 世说新语3个有趣的小故事原文

一、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容止》。

二、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世说.伤逝》。

三、王武子善解马性。尝乘一马,箸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王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世说.术解》。

四、《世说新语》又名《世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此书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7. 《世说新语》里的故事,最好是白话文加文言文的

《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1)与友期行(2)。期日中(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4),去后乃至(5)。 元方(6)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7)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8)。”元方曰:“君与家君(9)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10)之。元方入门不顾(11)。

2注释编辑

⑴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

⑵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⑶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

⑷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

⑸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⑹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⑺ 尊君在不(否):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⑻ 相委而去:丢下别人。委,丢下、舍弃。去,离开。相: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我”。

⑼ 家君:谦词,古代人称自己的父亲。

⑽ 引: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

⑾ 顾:回头看。

3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就到了。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嬉戏。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已经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应有的行为)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抛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的表现)。”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8. 给我两则世说新语的小故事

1、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望他。见到座上有六尺长的竹席,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来,本当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送给我。”王恭没有答话。王大走后,王恭立刻把自己坐的那张竹席送了过去。王恭自己已经没有其他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了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本来认为你有很多,所以才向你索取的。”王恭回答说:“你老人家不了解我,我做人从来不备多余的东西。”

2、小时了了: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洛阳。当时李元礼有很高的名望,担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人都要才智超群、有清高的名声或是中表亲戚,守门人才肯通报。孔文举来到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之后,进去入座。李元礼问道:“您跟我是什么亲戚啊?”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仲尼同您的祖先李伯阳曾经有过师友之谊,这就是说,我们两家世世代代是有友好往来的。”李元礼和宾客们听后无不感到惊奇。太中大夫陈韪后来也到了,有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的人,长大后未必也很好。”孔文举说:“想来您小的时候,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了。”陈韪大为狼狈。

3、难兄难弟:陈元方的儿子长文,有卓越的才能,同陈季方的儿子孝先,各自夸耀自己父亲的功业德行,争议相持不下,无法决断,而去询问陈太丘。太丘说:“论学识品行,元方季方各有所长,互为兄长,难以分出高下优劣啊!”

割席分坐:管宁和华歆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垫席上读书,有乘坐官车的显赫人物由门外经过,管宁读书依旧,华歆则丢开书本出去观看。管宁于是割断垫席,分开座位,对华歆说:“您不是我志趣相投的朋友。”

4、覆巢之下无完卵:孔融被拘捕时,全家里里外外的人都很恐慌。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只有九岁,小的只有八岁,两人依旧在做琢钉的游戏,没有一点儿惊惧的神色。孔融对派来的人说:“希望罪过只加在我本人身上,两个孩子不知能否保全性命?”孩子们从容地对父亲说:“您难道见过捣翻了的鸟窝中还有完整的鸟蛋吗?”不久,也被拘捕了。

5、望梅止渴:魏武帝行军时,错过了水源,军队全都口渴难忍,于是他传令说:“前面有一片大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后,口中都流出口水来,就是靠了这一招才能走到前面有水源的地方。

6、楚囚相对:过江避难的官员,每逢天气晴朗的日子,经常互相邀请来到新亭,坐在草地上饮酒会宴。周侯在席间叹息说:“风景倒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国土起了变化!”在座的人相互对视,流下了眼泪。只有王丞相突然变了脸色说:“大家正当同心协力效忠朝廷,收复中原地区,哪至于像亡国囚徒似的相对哭泣呢!”

身无长物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后以"身无长物"形容极其贫穷。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管宁割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 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管宁割席"谓不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9. 世说新语里的4个小故事的翻译

任诞第二十三之四十七、兴尽而返

(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王子猷(王徽之)住在山阴,有天晚上下起大雪,王徽之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叫人斟酒。举目望去,天地一片洁白,王徽之起身徘徊,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了戴安道(戴逵),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徽之立即乘上小船连夜去找戴安道。船行了一夜才到,王徽之来到戴安道家门口却没进去见面,而是转身回去了。有人问他缘由,王徽之说:“我本来是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要见戴安道呢?”

雅量第六之十九、东床坦腹

(原文)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译)郗太傅(郗鉴)在京口时,派门生给王丞相送信,想在他们家找一个女婿。丞相对送信门生说:“你去东厢房随便选吧。”门生回来后,禀告郗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不错,听说来选女婿,都显得很拘谨,只有一个小伙子在东床上袒腹而卧,好象不知道一样。”郗公说:“就这个好。”打听此人,原来是逸少(王羲之),随后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假谲第二十七之七、王右军诈眠

(原文)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

(译)王右军(王羲之)还不到十岁时,大将军(王敦)很喜欢他,常常让他在自己的帐里睡觉。一次大将军先从帐里出来,右军还没起来,一会儿钱凤来了,俩人屏退左右,一起商谈事情,完全忘了右军还在帐里,一起密谋叛乱的细节。王右军醒后,听到了他们密谋的事情,知道自己会遭灭顶之灾,就假装呕吐,弄脏了头脸和被褥,装作自己还在熟睡。王敦事情商量到一半,才想到王右军还没起床,两人大惊失色,说道:“不能不杀掉他。”等他们打开帐子,发现右军呕吐得乱七八糟,就相信他还在熟睡,于是他的性命才得以保全。当时人们赞扬王右军有智谋。

容止第十四之七、潘岳左思

(原文)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译)潘岳相貌出众,仪态优雅。年轻时拿着弹弓走在洛阳的大街上,妇女们遇见他,没有不手拉着手围观的。左太冲(左思)奇丑,也要仿效潘岳那样出游,结果妇人们一起向他乱吐口水,他只有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求世说新语各章标题的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德行第一

一陈仲举礼贤

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辔(p i ):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 ):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式,同" 轼" ,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闾:里巷的门。

「译文」

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

二鄙吝复生

周子居①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

「注释」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已复:竟然。

「译文」

周子居(周乘)经常说:" 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

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注释」

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末年太学生领袖。

②造:拜访。袁奉高:袁阆,字奉高,东汉末年贤人。

③车不停轨,鸾不辍轭:比喻停留的时间短暂。轨:车辙。鸾:鸾铃,此指马车。轭:套在牲口脖子上的器具。

④弥日:整日。信宿:连住两夜。

⑤汪汪:水深广的样子。陂(b ēi ):池塘。

⑥器:器局,气度。

「注释」

①李元礼:李膺,字元礼,东汉名臣,被宦官。风格秀整:风度品德高雅正派。高自标持:指在道德操守方面对自己期许很高。

②名教:儒家礼教。

③登龙门:喻身价提高。龙门: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之间,黄河流此地,两岸峭壁耸立,水位落差大。传说鱼游到此处,能跳过去即可成龙。

「伯说:" 我远道来看望你,你却让我离开,这种弃义求生的事,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出的!" 胡人攻进城内,对荀巨伯说:"大军来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

二十六奴价倍婢

祖光禄少孤贫①,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②。王平北闻其佳名③,以两婢饷之④,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 奴价倍婢⑤。" 祖云:" 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⑥"

「注释」

①祖光禄:祖纳,字士言,东晋时任光禄大夫。

②炊爨(cu n ):烧火做饭。

③王平北:王乂(y ),字叔元,曾任平北将军,故称。

④饷:赠送。

⑤奴:你,对人的鄙称。

⑥百里奚:春秋时虞国大夫,晋献公灭虞国时俘虏了他,让他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仆人。百里奚途中逃跑,至宛被楚人俘获。秦穆公闻知他的才华,用五张黑羊皮将其赎回,委以国政,后人称他为" 五羖大夫".羖((g ǔ):黑色公羊。

「译文」

祖光禄(祖纳)少年丧父,家境贫寒。他为人十分孝顺,常常自己做饭给他母亲吃。王平北(王乂)听到他的名声,就送给他两个婢女,继而任命他为中郎。有人讥讽祖纳说:" 你也就值两个婢女。" 祖纳说:" 百里奚难道比五张黑羊皮还便宜吗?"

二十七周镇船漏

周镇罢临川郡还都①,未及上,住泊青溪渚②,王丞相往看之③。时夏月,暴雨卒至④,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 胡威之清⑤,何以过此!" 即启⑥,用为吴兴郡。

「注释」

①周镇:字康时,东晋人,清净寡欲,有政绩。罢临川郡:被罢免临川郡守之职。

②住泊:停泊。青溪渚:青溪上的小皱。青溪:三国吴时开的河渠,在建业(今南京)东南,六朝时为漕运要道。

③王导:字茂弘,辅佐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官至丞相。元帝后,又辅佐明帝、成帝,为政清静勤勉,为东晋时期重要人物。

④夏月:夏季。卒(c ):通" 猝" ,突然。

⑤胡威:字伯虎,晋人,为政清廉。

⑥即启:立即奏请朝廷。

「译文」

周镇被罢临川郡守一职,返回京都。船停泊在清溪渚,周镇还没上岸,丞相王导来看他。当时是夏季,突降暴雨,船很窄小,又漏得很厉害,几乎连坐的地方都没有。王导说:" 胡威的清廉,也不过如此!马上向朝廷进呈,任命周镇为吴兴郡守"

二十八邓攸买妾

邓攸始避难①,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既过江,取一妾②,甚宠爱。历年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③,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业④,言行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⑤。

「注释」

①邓攸:字伯道,东晋时人,为官清廉。

②取:同" 娶".

③具说:详细述说。

④德业:德行操守。

⑤畜:养。

「译文」

邓攸避难的时候,为了保全弟弟的孩子,在路上舍弃了自己的儿子。渡江以后,娶了一妾,邓攸很宠爱。一年后,邓攸问她的来历,妾陈说自己是江北人,遭遇战乱逃亡于此。待追忆父母的姓名时,邓攸发现此妾竟是他的外甥女。邓攸一向有道德操守,言行高洁,听了此事后,邓攸悔恨终生,从此不再纳妾了。

二十九长豫谨慎

王长豫为人谨顺①,事亲尽色养之孝②。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③。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④。丞相还台⑤,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⑥。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⑦,封而不忍开。

「注释」

①王长豫:王悦,字长豫,丞相王导长子。

②色羊:指能够查看父母脸色行事。

③敬豫:王恬,字敬豫,王导次子。厌学尚武,放浪不羁。

④端:根本,原则。

⑤台:官署名,此指尚书省。

⑥并当:收拾,整理。

⑦作簏:收拾箱子。簏(l ):竹箱子。

「译文」

王长豫(王悦)为人谨慎谦和,对双亲也很孝顺。丞相(王导)见到长子长豫就高兴,见到次子敬豫(王恬)就生气。长豫和父亲谈话,总是以缜密谨慎为本。丞相回尚书台,每次要走的时候,长豫都父亲送到车上,他还经常和曹夫人一起整理箱子。长豫去世后,丞相回尚书台,上车后一直哭到尚书台门口;曹夫人整理箱子时,望着箱子就想到长豫,竟不忍打开。

三十不宜议论

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①,辄曰:" 此公既有宿名②,加先达知称③,又与先人至交④,不宜说之。"

「注释」

①桓常侍:桓彝,字茂伦,官至散骑常侍。深公:竺法深,东晋僧人。永嘉之乱后,渡江居京城,与王导、庾亮等上流人物交往。

②宿名:一直就享有声誉。

③先达:前辈贤达。知称:赏识赞许。

④先人:子女对去世的父亲的敬称。

「译文」

桓长侍(桓彝)听人议论深公(竺法深),就说:" 深公素有美名,前辈高人也推举赞扬过他,他又是我先人的好友,所以我看不应该议论他。"

三十一不卖的卢

庾公乘马有的卢①,或语令卖去,庾云:" 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树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②,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③?"

「注释」

①庾公:庾亮,字元规,好清谈。晋明帝穆皇后的哥哥,晋成帝时为中书令,执掌朝政。后追赠太尉,谥号" 文康" ,东晋名臣。的(d )卢:一种凶马,相传骑这种马对人不利。

②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小时侯,在路上遇见两头蛇,他听说遇到两头蛇在一起的人必,就把两头蛇打埋了,为的是避免别人再见到这两头蛇后被害。

③达:通达。

「译文」

庾公(庾亮)骑的马里有一匹的卢凶马,有人让他卖掉。庾公说:" 我卖它就有人买它,那样也会伤害它的主人,难道因为对自己不安全,可就以嫁祸他人吗?从前孙叔敖为了后人杀了两条蛇,古人传为美谈,我效仿他,不也算是通达事理吗!"

三十二阮裕焚车

阮光禄在剡①,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 遂焚之。

「注释」

①阮光禄:阮裕,字思旷,阮籍族弟,以德行著称,长期隐会稽剡县。阮裕曾被征为金紫光禄大夫,故有此称。

②何以车为:要车子有什么用?

「译文」

阮光禄(阮裕)在剡县的时候,曾有一辆好马车,凡来借的人没有不借的。有一个人要安葬他妈妈,心里很想借车,但没敢开口。阮光禄后来听说了这事儿,感叹道:" 我有车,却让人不敢来借,还要这车子有什么用?" 于是就把车给烧了。

三十三老翁可念

谢奕作剡令①,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②,乃至过醉而尤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③,著青布绔④,在兄膝边坐,谏曰:" 阿兄,老翁可念⑤,何可作此!" 奕于是改容曰:" 阿奴欲放去邪⑥?" 遂遣之。

「注释」

①谢奕:字无奕,谢安的哥哥,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

②醇酒:烈性酒。

③太傅:指谢安。谢安,字安石,东晋名臣、名流。年轻时即有名,善清谈,无心仕宦,与王羲之、支遁等人在东山以山水娱情。四十岁后出仕,后赠太傅,谥号" 文靖".

④青布绔:黑布裤子。

⑤可念:可怜。

⑥阿奴:六朝时表示亲昵的称呼,第二人称,用于长称幼,尊称卑。

「译文」

谢奕任剡县令时,有一个老头犯了法,谢奕就让他喝烈酒来惩罚他,老头都已经喝得大醉了,还不让停。太傅谢安当时七八岁,穿着青布裤,在哥哥谢奕的身边坐着,劝道:" 哥哥,老头很可怜,你怎么能这样做!" 谢奕神色平和下来,说道:" 你是想放了他吗?" 于是就把老头放了。

三十四备四时之气

谢太傅绝重褚公①,常称" 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②".

「注释」

①绝重:非常看重。褚公:褚裒(p u ),字季野。女儿为晋康帝皇后,晋穆帝时,为征北大将军,率师北伐,兵败,悔恨而。后赠太傅。

②四时之气:四季的气象。是说褚季野虽然不说话,其实内心是有褒贬的。

「译文」

谢太傅(谢安)十分看重褚季野,常常称道褚季野虽然不说话,可春夏秋冬的冷暖炎凉都装在胸中。

三十五莫得*祀

刘尹在郡①,临终绵惙②,闻阁下祠神鼓舞③,正色曰:" 莫得*祀!④" 外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曰:" 丘之祷久矣,勿复为烦!⑤"

「注释」

①刘尹:刘惔,字真长,善清谈,东晋名流。妻为晋明帝女庐陵公主,刘惔曾任丹阳尹,故有此称。

②绵惙(chu ):气息微弱,弥留之际。

③阁:供神佛的地方。祠神鼓舞:祭神时击鼓舞蹈。

④*祀:滥行祭祀,指非礼的祭祀。

⑤丘之祷久矣:《论语。述而》:"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 丘之祷久矣。'"刘惔此处的意思是,我已经向神明祷告了,你们不必再多此一举。

「译文」

刘尹(刘惔)在丹阳时,临终弥留之际,听到祠堂有人在击鼓舞蹈,祭祀神灵,正言厉色道:" 不要滥行祭祀!" 下人请求杀了驾车的牛祭神,刘真长(刘惔)答道:" 我也像孔丘那样祈祷很久了,有什么用?不要再做这些麻烦事了。"

三十六我常自教儿

谢公夫人教儿①,问太傅:" 那得初不见君教儿②?" 答曰:" 我常自教儿。"

「注释」

①谢公:指谢安。谢公夫人:刘惔的妹妹。

②那得:怎么;为何。初不:从不。

「译文」

谢公(谢安)夫人教育孩子,一次她问太傅:" 怎么从来没见到你教育孩子?" 谢公回答道:" 我总是用身教来教育孩子。"

三十七以鼠损人

晋简文为抚军时①,所坐床上,尘不听拂②,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③,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④,教⑤曰:" 鼠被害,尚不能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⑥"

「注释」

①晋简文:晋简文帝司马昱。司马昱为晋元帝少子,封会嵇王,后任抚军将军。

②床:坐榻。听:听任,允许。

③手板:官吏上朝或谒见上司时拿的笏板。批杀:打。

④门下:属下官吏。起弹:进行弹劾。

⑤教:诸侯言曰教。简文帝时任会嵇王,抚军将军,故有此说。

⑥无乃:恐怕,表委婉语气。

「译文」

简文帝(司马昱)在任抚军将军的时候,他坐的床榻上,尘土不让拂拭,见上面有老鼠的行迹,心里还挺高兴。有个参军看到老鼠白天乱跑,就用手板打了老鼠,简文帝很不高兴。下属要弹劾参军,简文帝告诫说:" 老鼠给打了我们都不能忘怀,现在又因为老鼠来惩戒人,这样怕是不好吧。"

三十八范宣受绢

范宣年八岁①,后园挑菜②,误伤指,大啼。人问:" 痛邪?" 答曰:" 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③,是以啼耳。" 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④,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 人宁可使妇无裈(巾军)邪⑤?" 范笑而受之。

「注释」

①范宣:字宣子,晋时人。少好学,家贫,躬耕不仕,以讲论为业。

②挑:挖。

③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孝经》中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④韩豫章:韩伯,字康伯,曾任豫章太守。

⑤巾军(k ūn ):裤子。

「译文」

范宣八岁的时候,在后园挖菜,不小心伤了手指头,就大哭起来。有人问他:" 疼吗?" 范宣回答:" 不是疼,是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不敢伤毁,所以才哭啊。" 范宣简朴廉洁,豫章太守韩伯曾送给他一百匹绢,他不接受。减到五十匹还是不接受。就这样依次减半,他始终没有接受。韩伯后来和范宣同乘一辆车,在车里撕了两丈绢给范宣,说:" 难道要让老婆没有裤子穿吗?" 范宣才笑着接受了。

三十九上章首过

王子敬病笃①,道家上章②,应首过③,问子敬:" 由来有何异同得失④?"子敬云:" 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⑤。"

「注释」

①王子敬: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儿子,善书画,与其父并称" 二王".

②道家:指道教徒。道教由东汉张道陵创立,称" 五斗米教".史载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信奉五斗米教。上章:道士替病人天帝上奏章,把病人引咎自责,祈求保佑等内容写成奏章形式的黄表,然后焚烧祷告,以求消除病灾。

③首过:坦白自己的过错。

④由来:历来,从来。

⑤唯忆与郗家离婚:王献之原娶郗昙女儿,后与之离异。

「译文」

王子敬(王献之)病重,请道士来家消病祛灾,按道家要求,应忏悔自己的过失,道士问子敬:" 你历来有什么过失?" 子敬回答:" 我没觉得有什么别的事情,只记得和郗家离婚这件事儿。"

四十不忘根本

殷仲堪既为荆州①,值水俭,食常五碗盘②,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③。每语子弟云:" 勿以我受任方州④,云我豁平昔时意⑤,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⑥!尔曹其存之。"

「注释」

①殷仲堪:东晋人,能清谈,善著文,为孝武帝所重,曾任荆州刺史。

②水俭:因水灾而歉收。五碗盘:一种小型成套食器,由一个托盘和五个碗组成。

③率物:为人表率。物:人。真素:自然质朴。

④方州:指一州的长官,刺史。

⑤豁:忘记,舍弃。平昔:平素。

⑥登枝而捐其本:登上高枝而忘了树干,喻身居高位而忘了做人的根本。

「译文」

殷仲堪做荆州刺史后,正赶上水灾歉收,所以他吃饭常常只是五碗盘,再没有多余的菜肴了。如果饭粒掉在盘子或席子上,他就拣起来吃了。这样做虽然是要给人做表率,但也是他生性简朴使然。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作了一州的刺史,就以为我会放弃平素的志向,现在我虽然地位变了,但我的志向不会改变。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会因为地位高了就变了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些话啊。"

四十一殷觊弃官

初,桓南郡、杨广共说殷荆州①,宜夺殷觊南蛮以自树②。觊亦即晓其旨。尝因行散③,率尔去下舍④,便不复还,内外无预知者。意色萧然,远同斗生之无愠⑤。时论以此多之⑥。

「注释」

①桓南郡:桓玄,字敬道,小名灵宝,桓温少子。继承桓温的爵位,封南郡公。杨广:字德度,官至南蛮校尉,淮南太守。殷仲堪任荆州刺史,任命杨广的弟弟杨佺期为司马,后来殷仲堪起兵反晋,将军务大事交杨广兄弟管理。

②殷觊:字伯道,为殷仲堪从兄。

③行散:魏晋时期士大夫好服五石散,服散后身体发热,神经兴奋,需外出散步,散发药性,称为行散。

④率尔:迅速的样子。下舍:官员在官府附近的馆舍。

⑤斗生:斗榖於莵,即春秋时楚国令尹子文,他三为令尹无喜色,三罢无愠色。

⑥多:赞扬。

「译文」

当初,桓南郡(桓玄)和杨广一同劝说殷荆州(殷仲堪),应该撤掉殷觊的南蛮校尉一职,以树立自己的权威。殷觊很快得知了他们的意图,就趁着行散的时候,迅速离开驻地,不再回来,里里外外没有人预先知道这件事。殷觊神态洒脱,就像古代楚国的子文,三罢令尹而无愠色,当时人们因此而赞扬他。

四十二试守孝子

王仆射在江州①,为殷、桓所逐②,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在都③,既忧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 试守孝子" ④。

「注释」

①王仆射:王愉,字茂和,王坦之次子,官至江州刺史、尚书仆射。

②为殷、桓所逐:被殷仲堪、桓玄驱逐。公元398 年,桓玄、殷仲堪谋反,王愉逃往临川。

③王绥:字彦猷,王愉子,官至荆州刺史。

④试守孝子:相当于说" 见习孝子".古代官吏未正式任命之前的试用叫试守。王绥在父亲生未卜时就做出居丧的样子,所以戏称他" 试守孝子".

「译文」

王仆射(王愉)在荆州的时候,遭到殷仲堪、桓玄的驱逐,他逃到了豫章,生未卜。儿子王绥在京都,听到此事后满脸忧伤,起居饮食都大不如从前。人们称他为" 试守孝子".

四十三罗母焚裘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①,咨议罗企生亦在焉②。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 若谢我,当释罪。" 企生答曰:" 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 既出市③,桓又遣人问:" 欲何言?" 答曰:" 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 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⑤,即日焚裘。

「注释」

①收:逮捕。将佐:将领和僚属。

②罗企生:字宗伯,时任殷仲堪幕府咨议参军。

③出市:到刑场。出:到达某地。市:东市,晋时刑场。

④稽绍:字延祖,嵇康子。八王之乱时,为保卫晋惠帝遇难,被称晋室忠臣。

⑤问:消息。

「儿子被杀的消息后,就把这件皮袍给烧了。

四十四身无长物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①。见其坐六尺簟②,因语恭:" 卿东来③,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④。后大闻之,甚惊,曰:"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⑤。"

「注释」

①王恭:字孝伯,性格率直,官至中书令、青州刺史、兖州刺史。晋安帝隆安年间,与桓玄、殷仲堪起兵谋反,兵败被杀。王大:即王忱。王忱字元大,小名佛大,人称阿大,王坦之子,为王恭的同族叔父,官至荆州刺史。

②簟(di n ):竹席。

③卿:第二人称代词,用于上称下,尊称卑。

④荐:草垫。

⑤丈人:对年长者的敬称。长物:多余的东西。

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四十五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①,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②,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③,袁府郡即日便征④。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⑤,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⑥,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注释」

①铛(chēng):一种平底锅。焦饭:锅巴。

②贮录:贮存,收藏。录:收藏。

③孙恩:字灵秀。晋安帝隆安三年,聚集数万人起义,攻克会嵇等郡,后来攻打临海郡时遭败,投水而。

④袁府君:即袁山松。时为吴郡太守,被孙恩军队。

⑤沪渎:水名,在上海东北。

四十六安国涕泪

孔仆射为孝武侍中①,豫蒙眷接②。烈宗山陵③,孔时为太常④,形素羸瘦⑤,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注释」

①孔仆射:孔安国。晋孝武帝时曾任左仆射一职。孝武:晋孝武帝司马曜,在位24年,后谥孝武,庙号烈宗。侍中:官名。侍从皇帝左右,掌礼仪,备应对顾问等。

②豫:同" 预" ,早先。眷接:恩宠厚遇。

③山陵:帝王坟墓。此为帝王逝世的委婉说法。

④太常:即太常卿,掌管祭祀礼乐的官员。

⑤素:向来。羸(l ěi ):瘦弱。

四十七二吴之哭

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①,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②。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③,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 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④。" 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⑤,小吴遂大贵达。

「注释」

①吴道助、附子:指吴坦之、吴隐之兄弟。吴坦之,字处靖,小字道助。吴隐之,字处默,小字附子。官至晋陵太守、广州刺史。

②哭临:到灵前哀悼者的仪式。

③号踊:边哭边顿足。

④料理:照顾。

⑤不免哀制:经受不了丧亲的哀痛而。

固执己见文言文阅读答案

1.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15. D[点拨]自用:固执己见。

16. (1) 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做事为什么相反呢? (2) 做君主的人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 接受他人的意见。17. 唐太宗是一个善于借鉴历史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

[译文]戊子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读《隋炀帝集》,发 现它文辞深奥博大,含义深远,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做事为什么相反呢? ”魏徵回答说:“做君主的人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 见,这样才能让有智慧的人献出自己的计谋,让勇敢的人竭尽全力。炀帝倚仗自己出众的才智,骄傲自满固执己见,所以他嘴上说着尧舜的话,身体却去做桀纣的事, 竟然自己还不觉察,以至于灭亡。”

唐太宗说:“历史的教训刚刚过去,应当成为我们这些人的老师。”。

2.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

1、(1)鞋子 (2)拿 (3)宁可 (4)集市已经解散

2、①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解散了,(他)终于没买到鞋。

②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4、削足适履 如履薄冰 履险如夷

延展阅读:

《郑人买履》:

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既是一个成语,又是一个典故,更是一则寓言。说的是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常比喻做事板,不会变通的人。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守教条。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3. 求解答过程:文言文阅读

③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①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

②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 ?。

省:醒悟、不要害怕,只管放手,反省。 2,下面就是坚实的土地了(或下面就是土地了)。

3 1、道:取道,过(或走) 航哥709 | 发布于2013-08-02 15:42 评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2013-06-25 文言文阅读答案 37 2014-03-30 求解答文言文阅读,谢谢 4 2013-10-02 各位能不能解答文言文阅读? 2013-08-11 做一下这篇文言文阅读啦,要过程 2013-12-04 文言文阅读= =求答案啊 7 2014-04-16 文言文阅读答案,急求! 1 2013-06-27 阅读古文答案 2 2014-05-02 求文言文阅读答案!谢谢! 更多类似问题 > 正在求助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更多等待求助问题 > 登录 还没有百度账号?立即注册 知道日报 全部文章 1 2 3 (function() { var s = "_" + Math.random().toString(36).slice(2); document.write('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598853', container: s, size: '250,250', display: 'inlay-fix' }); })(); F.context('cmsRight', [ { 'url':'?hideOtherAnswer=true&newAnswer=1', 'src':'/7051cy89RMgCncy6lo7D0j9wexYrbOWh7c50/lipin%2F270%20170.JPG?t=1512700018' } ]); .ec-ad {margin-left: -10px;padding-top: 5px;padding-bottom: 12px;}.ec-ad .ec-row-title .ec-title {font: normal 14px/34px 'Microsoft YaHei';padding-left: 10px;color: #666;}.ec-ad .ec-img-list {font-size: 0;}.ec-ad .ec-img-list .ec-img-item {width: 83px;display: inline-block;font-size: 12px;margin-left: 10px;vertical-align: top;}.ec-ad .ec-img {vertical-align: top;}.ec-ad .ec-img-desc {margin-top: 7px;text-align: center;color: #2d64b3;display: block;font-size: 12px;line-height: 18px;} 相关搜索 方太油烟机哪款好威霆房车玩具大全 .ec-ad .ec-row-title .ec-title { padding-left: 0; } .ec-ad .ec-img-list { width: 290px; } .ec-ad .ec-img-list .ec-img-item { margin-left: 0; margin-right: 10px; } 精彩知识在知道 快看,旮旯里有什么! 知道大数据,用数据解读生活点滴 团队7年,感恩升级,敬请期待! (function() { var s = "_" + Math.random().toString(36).slice(2); document.write('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598845', container: s, size: '960,90', display: 'inlay-fix' }); })(); window.baidu_hh_hoord={ id: [], page_url: '/question/262375558534047365', di: "u2146910", maxword: 10, frequency: 3 } window.baidu_hh_hoord.id.push("answer-content-1486807812"); 新手帮助 如何答题 获取采纳 使用财富值 玩法介绍 知道商城 知道团队 行家认证 高质量问答 您的帐号状态正常 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投诉建议 意见反馈 账号申诉 智能咨询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130934-983号 ?2017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知道协议 | 百度知道品牌合作 try { (function() {var param_a = 11;var param_b = 21;var param_c = 204;var param_d = 129;var string_a = param_a.toString();var string_b = param_b.toString();var string_c = param_c.toString();var string_d = param_d.toString();var result = "";var str_all = string_a + "412" + string_b + "1234" + string_c + "43" + string_d;for(var i=0; i void function(a,b,c,d,e,f){function g(b){a.attachEvent?a.attachEvent("onload",b,!1):a.addEventListener&&a.addEventListener("load",b)}function h(a,c,d){d=d||15;var e=new Date;e.setTime((new Date).getTime()+1e3*d),b.cookie=a+"="+escape(c)+";path=/;expires="+e.toGMTString()}function i(a){var c=b.cookie.match(new RegExp("(^| )"+a+"=([^;]*)(;|$)"));return null!=c?unescape(c[2]):null}function j(){var a=i("PMS_JT");if(a){h("PMS_JT","",-1);try{a=a.match(/{["']s["']:(\d+),["']r["']:["']([\s\S]+)["']}/),a=a&&a[1]&&a[2]?{s:parseInt(a[1]),r:a[2]}:{}}catch(c){a={}}a.r&&b.referrer.replace(/#.*/,"")!=a.r||alog("speed.set","wt",a.s)}}if(a.alogObjectConfig){var k=a.alogObjectConfig.sample,l=a.alogObjectConfig.rand;d=""+d:""+d,k&&l&&l>k||(g(function(){alog("speed.set","lt",+new Date),e=b.createElement(c),e.async=!0,e.src=d+"?v="+~(new Date/864e5)+~(new Date/864e5),f=b.getElementsByTagName(c)[0],f.parentNode.insertBefore(e,f)}),j())}}(window,document,"script","/hunter/alog/dp.min.js");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js?6859ce5aaf00fb00387e6434e4fcc。

4. 明史石王瑶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珤上疏力谏,不报 报:回复 B.复改掌詹事府,典诰敕 典:主管 C.趣具仪 趣:趋向 D.迄嘉靖季 季:末年 6.参考答案:C 同“促”,催促。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珤正直敢言,不畏帝王,武宗南巡时石珤上书险些遭遇不测,世宗是想让他在“大礼”问题上与自己意见保持一致,但石珤据理力争,皇帝大失所望。 B.石珤以刚正不阿闻名朝野,他谢绝请托,维护朝纲。

世宗时,小人当道,朝政混乱,石珤担任吏部尚书后,对于违法乱纪者坚决主张罢免。 C.石珤忠心为国,他多次力行王道,以淡泊之心境处理政事,明辨忠恶,敦厚大度,从不急功近利向皇上进言,被皇上认为迂阔,不以为好。

D.石珤弃官归养,身无长物。奸恶之人王邦奇攻击杨廷和,诬陷石珤是奸党,石珤于是请求辞职归家,所带的行囊仅仅装了一车,京城百姓都觉得很诧异。

7.参考答案:A “武宗南巡时石珤上书险些遭遇不测”错,险些遭遇不测的是廷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8分) (1)事竣还家,屡乞致仕。言官以珤望重,交章请留,乃起赴官。

(4分) 8.(1)译文:事情结束后回家,多次乞请辞官。谏官因为石珤德高望重,纷纷上奏请求把他留下,于是朝廷起用任职。

(2)帝许宏驰驿,而责珤归怨朝廷,失大臣谊,一切恩典皆不予。(4分) 8.(2)译文:皇帝允许费宏乘驿车归乡,却斥责石珤怨恨朝廷,违背大臣的道德(行为),任何恩赐都不给予。

9.根据文中石珤入仕嘉靖一朝的经历,概括当时嘉靖帝的特点。(4分) 9.参考答案:①孝敬父母,②误用佞臣(听信谗言、不辨忠奸、亲小人),③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固执己见、作风强硬、独断专横),④心胸狭隘,⑤刻薄寡恩(寡情薄意),⑥不合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