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谚语 成语谚语
鱼龙变化时-鱼变化为龙
2024-11-03 22:46:34 16人已围观
简介1.大鱼化龙这个传说是什么2.中国古典图案的名称有哪些3.蛙蟆胜负是什么意思4.中国古代诞生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洗三”是怎样的,该怎样“洗三”?大鱼化龙这个传说是什么鱼化龙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亦名鱼龙变化。鱼化为龙,古喻金榜题名。属于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中国古
1.大鱼化龙这个传说是什么
2.中国古典图案的名称有哪些
3.蛙蟆胜负是什么意思
4.中国古代诞生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洗三”是怎样的,该怎样“洗三”?
大鱼化龙这个传说是什么
鱼化龙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亦名鱼龙变化。鱼化为龙,古喻金榜题名。属于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为历代民俗、传说衍变而来,其历史渊源悠久,可追溯到史前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的鱼图腾崇拜。
《大荒西经》有“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 蛇乃化为鱼。”是最早的化鱼形态的说法。《海外南经》云:“虫为 蛇,蛇号为鱼。”民间风俗早有鱼化龙的说法。《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喜得贵子,鲁昭公以鲤鱼作赏赐,孔子因此为儿子取名鲤,字伯鱼。《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龙门,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
《封氏闻见记》卷二:“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便声价百倍。”《琵琶记·南浦嘱别》:“孩儿出去在今日中,爹爹妈妈来相送,但愿得鱼化龙,青云直上。”纹样一般都以鱼、龙组成,寓意高升昌盛。
艺术大师们采用经典宫廷风格,以及对大自然造化之崇拜、慕礼之理念,精心制作了由此奇石“血胆金莲”(查看百度百科词条)为核心的超级黄金装置(约25公斤)艺术作品。在佛龛形宝盒状塔内,几乎将千百年来民间及文人墨客最为乐道、传颂的鱼文化内容体现得淋漓尽致,浓缩其中,以五面一体为元素,把看似不相干的历史典故巧妙地融于一体,堪称奇绝。“方池如鉴碧溶溶,锦鲤游扬逐浪中;竚看三春烟水暖,好观一跃化神龙”。发丝大小的近千条金链条接天联地,不时地在灯光中摇曳闪动,尤如微风细雨,几条祥龙或登云上天或潜跃水中,场景热烈而灵动;两侧精美的四联条名胜山海微雕景致,树木飞鸟、水波蔺草、人物走兽、亭台楼阁一一俱全,微妙微俏;在其背侧,有一轮似日似月玉轮从江上浮起,光含万顷秋,啸云万里抟,气势磅礴,不知那些展着翅膀的鸿雁能否飞出此地;底部的湖面,布满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优雅多姿的荷花、苞蕾,错落有致根植于波光粼粼的水中,东南西北的莲叶都有鱼群在戏嬉,探头藏尾的看似其乐无穷,行到之处碧纹荡漾,滟水成文,可谓如歌如画;装置正中心是层层卷起的巨浪,小小的龙门似乎已被淹没其中,然唯有此红鲤能顺势跃过而终将化为龙。该作品所有的元素构建出了神话般的感觉,以独特的立体布局及外部的进一步修饰,营造出奇幻的空间隐喻,把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装置造型的语言之中,创建出无边的幻想领域以及精妙且瞬逝的瞬间,以喻我们的家国吉祥安和、丰稔昌盛的美好愿望。
中国古典图案的名称有哪些
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岁寒三友、松鹤延年、龟鹤同龄等。
1、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指吉利喜庆的事。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龙凤一起使用多表示喜庆之事。出自《孔丛子。记问》,也有许多关于"龙凤呈祥"的典故传说流传和几部同名影视作品出品。
2、二龙戏珠
二龙戏珠,是一个名词解释。指古代中国神话故事。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人们在建筑彩画、雕刻、服饰绣品等载体上常见"龙戏珠"(有"单龙戏珠"、"二龙戏珠?"等)图案。
3、岁寒三友
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由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逐渐演变成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4、松鹤延年
松鹤延年是中国常用的表示吉祥的话。实际上丹顶鹤足有四趾,三趾在前、一趾在后,后趾小而不触及地面,以致不能栖于树上,只能栖于湖沼的浅水滩上。有图案和饭菜也用松鹤延年命名。满汉全席菜谱之九白宴的前菜七品中的第一品。
5、龟鹤同龄
龟鹤同龄:常出现在雕刻或绘画作品之中。利用谐音,取祥瑞之意,寄予同享高寿之情,多见于古玉图案。多见于古玉图案,利用谐音,取祥瑞之意。
蛙蟆胜负是什么意思
蛙蟆胜负的意思:青蛙与蛤蟆斗争的胜负。比喻不足介意的荣哀得失。
读音:wā má shèng fù。
出处:宋刘克庄《水龙吟丙辰生日》词之二:“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侬方在,华胥国。”
例句:我从来不计较这些蛙蟆胜负。
近义词:鸡虫得失。
蛙蟆胜负造句
1、梦破千回,无可补缀,身外的蜗角微名和蛙蟆胜负竟是我们活下去的直接理由。
2、先生对生活的观察细微,理解深刻,把生活的沉重感引入一种幽默,智慧,蛙蟆胜负无了时。
3、蛙蟆胜负,蜗角争持,闹得天昏地暗,身败名裂,只能说明某些人操守丧尽,淈泥扬波,不是风气败坏了他们,倒是他们败坏了风气。
4、在下却说民国以来,蛙蟆胜负,蜗角争持,闹得天翻地覆,日月无光,要其旨归,大概不过尔尔,虽一律作如是观可也。
5、即使我们胸怀天下,并不计较这点蛙蟆胜负,有些东西也未免让人耿耿于怀。
中国古代诞生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洗三”是怎样的,该怎样“洗三”?
洗三是中国古代诞生礼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说在一个小孩儿出生之后的第三天,要洗一次澡,这个澡不是普通的澡,是非常正式和有仪式感的,亲朋好友们都是要来观看的。
虽然洗三很有名,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出生之后都是要经历一次洗三的仪式的。因为这个洗三的仪式有非常美好的寓意,就是:洗涤污秽,消灾免难和祈祥求福。有的人可能在北京雍和宫见过一个外形很精美的盆子,这个盆子叫“鱼龙变化盆”,据说乾隆出生之后的第三天用这个盆子洗过澡。
洗三这个习俗历史是比较久的,具体是什么朝代诞生的我也不知道,但是有记载宋朝的苏东坡就谈论过这个习俗。他谈论的是民间比较思路清奇的洗三仪式,比如宋朝的时候闽南地区寻常百姓家里的孩子举办洗三礼时,孩子的家人和到场的宾客都要在身上戴着葱和钱,用这种方式来祝福这个孩子以后聪明、有钱。
还有比较文人风格的洗三礼,比如梅尧臣家的孩子西三的时候,他的朋友们诸如欧阳修他们,来现场观看是不带礼物的,而是每人都给这个小孩儿作一首“贺洗儿诗”,文化人真的是会玩,显得有点清新脱俗。
再说说洗三的仪式是怎么进行的。洗三一般是在吃完午饭之后进行,由孩子的收生姥姥来主持。具体的操作比如在产房外面摆放香案供奉碧霞元君之类的,还有家里的亲人按照长幼尊卑的顺序来每人给一个同盆里添一勺清水,这就是所谓的“添盆”。
其实洗三这个习俗真的是有点麻烦,所以现代都没有人继续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