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谚语 成语谚语
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吴头楚尾,粤户闽庭
2024-11-03 22:53:13 12人已围观
简介1.作文美丽中国 秀美江西2.江西建筑特点介绍?3.长征出发地点在哪里?作文美丽中国 秀美江西作为中国人民中的一员,我对中国充满了惊讶。 我国为世界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我国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二。我国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故宫、颐和园、承德避
1.作文美丽中国 秀美江西
2.江西建筑特点介绍?
3.长征出发地点在哪里?
作文美丽中国 秀美江西
作为中国人民中的一员,我对中国充满了惊讶。 我国为世界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我国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二。我国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平遥古城等。说到我国的美食,就得去我国的“鱼米之乡”看看。我的故乡——江西就在那儿。江西,简称赣,别称:赣鄱大地,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唐“江南西道”、宋“江南西路”,是“形胜之区”。
江西的美食是数不胜数。江西是鱼米之乡,盛产大米,因此也有很多大米做的食品,其中米粉是老百姓的日常主食。在米粉中,南昌炒粉最为有名。这种米粉松散柔韧,色泽鲜艳,吃起来有一种鲜香的味道。饭糊果俗称饭夫果,是上饶的一种特色小吃。上饶人有在立夏时节制作饭糊果的习俗,如今在上饶的街头餐馆里可以品尝到饭糊果。江西的特色小吃还有许多,南瓜干、永和豆腐等都是我的最爱。
江西让我们留连可不只有美食,还有许多美丽的名胜古迹。全省各类风景名胜区多达2400余处、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和风景如画的柘林湖、浓淡相宜的仙女湖等;全省森林覆盖率63.1%,与福建并列第一。全省有四个景点列入了世界遗产——九江庐山、上饶三清山、鹰潭龙虎山、上饶龟峰。
百闻不如一见,欢迎你来江西做客。
没闻过荔枝成熟的清香,没体会过采茶女的柔情,只凭读过几本有关江南的书,便把江南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那里地有灵气,山有骨气,水有秀气,人有志气……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古雅清幽,山高水长。一壶绿茶,一坛老酒,一座画坊,一曲回廊,一镰新月,一声玉笛,便打发掉文人墨客的大好春光。
江南是婉约的,婉约在那小桥流水,酒楼枕波;婉约在那秋水落霞,古韵悠悠;婉约在那重山叠嶂,气闲神逸。过去,总想去写江南的“春江花月夜”,殊不知江南的神韵是多情的雨和活泼的水,好似一颗少女的心,让人摸不着又猜不透。幽静秀美的西湖是江南的一面银光闪烁的宝镜,绿水逶迤,芳草长堤,笙歌隐隐处处随。移船寻声,涟漪泛起,惊飞沙鸥几群。
江南自古多俊杰,此话一点不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周文宾四大才子纵情山水之间,浪迹名胜古迹之中,才华横溢,青史留名。是山给了他们傲骨,是水给了他们灵气。徐志摩、穆旦、金庸依托着物华天宝的江南,最终成就美名。与其说这是江南风光与江南才子完美结合,倒不如说这是自然的灵气与人的一场生绝恋。是江南的山水赐给王羲之《兰亭集序》,送给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又带给谢灵运许多清新柔美的山水诗。雁荡山、归云阁、海天佛园、大慈岩,江南的美景在文人墨客手中就像一幅流动的画,向人们昭示着历史的沧桑和流动的情韵。断桥的残影,桃花扇的孤魂,伍子胥的泪水,夫差的悔恨,都为江南这幅壮美多彩的画卷抹上了重重的一笔。
江南有女儿的百转柔情,更有热血男儿的刚劲豪迈。在虎门销烟的火光映红南疆,冯子才在镇南关大败法军树起国威,在广州高举推翻帝制大旗。钱塘江大潮形如巨龙,声如金鼓,好似江南人发出的怒吼,震撼旧世界,迎来初升的旭日。
有人曾说,美有个性。江南再也不是温柔之乡的代名词,她幻化为一种灵性、一种境界,上演着一场人与祖国、人与自然的生之恋。
江西建筑特点介绍?
说起江西建筑特点,最为有名的就是赣南围屋、井冈山革命遗址、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龙南关西新围等江西标志性建筑。江西,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g?n),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江西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龙南关西新围简介:
关西新围位于江西龙南县城东约15公里处的关西圩旁,始建于1798年(清嘉庆三年),于1827年(道光七年)完工,历时近30年,系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 后人为与其居老围区别,故称之为?新围?。据专家考证,关西新围是迄今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有代表性的赣南客家围屋。
关西新围平面为?国?字形,呈长方形,长边94.75米,短边83.36米。为三层土木结构,每层围屋共79间。二层外墙为带内壁柱厚50厘米的筑墙,三层用35厘米的厚青砖砌成。各层均布有火炮眼,屋顶为硬山搁檩小青瓦两波顶。炮角为两层的歇山式屋顶。整幢围屋有东门、西门两座大门。围屋中间套建一幢前后三进、五组并列、十四大天井的豪华大宅。与大宅配套的有花园、土屋、边房等建筑,其间以廊、墙、甬道连通屏障。此外,新围西门口另辟2000平方米供人游乐、憩息的?小花洲?和读书的梅花书院等建筑。
1992年关西新围列为龙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经批准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南关西新围建筑历史:
关西新围,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徐名钧在兄弟中排行第四,故又称老四。徐老四曾经营木材生意发了大财,后又开药铺、当铺,资产越滚越大,成为一方富豪。因为子女增多,原居家围屋日显拥挤,于是耗资百万,费时十多年建造了这幢围屋,因未正式命名,与老围?西昌围?相对映,俗称为?新围?。
徐老四,正名徐名钧,字韵彬,号渠园,增贡生,候选布政司理问,诰授奉直大夫,为关西徐姓第14世子孙。生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十一月,殁于清道光八年(1828)九月,因兄弟中排行第四,后人俗称之为徐老四。他一生勤劳俭朴,正直厚道,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成为一代名绅;他艰苦创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不畏艰险,是赣商的杰出代表,是客家人传统美德及客家精神的完美体现。
龙南关西新围建筑功能特点:
围屋规格有大有小,大的建成九厅十八井,建造时间少则几年,多则十数年,里边有几十乃至几百个生活单元。围屋内部空间之美在于它层层叠叠的院落、大大小小的天井形成内部空间丰富的变化,构成不同的私密性层次,形成多层次的内部空间。一跨进围屋大门,里面一个个房间紧紧相连,有些天井地面铺上鹅卵石,整齐而有规律地排列。大门前有晒坪、池塘、照壁,围屋前低后高,多层次的天井,有利于通风、采光和排水,大门前的晒坪供晾晒和活动,池塘蓄水以供防旱、防火、洗涤、饮用以及净化污水,是自然生态的小循环。
围龙屋具有坚固封闭的外围和严密的防御体系,对于天灾、人祸有着极其周密、精细的应对之道和防备手段。关起门来也可以维持相当时日的生存。一个大屋就是自给自足的小社会,不仅保证了他们在深入蛮荒之地后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因其具有封闭性、独立性,较少受到当地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的影响和同化,因此虽历经沧桑巨变,仍保持了固有的社会生态。
龙南关西新围建筑特点:
关西新围占地总面积7700多平方米。依山傍水,绿竹、池塘、农田、蓝天交相辉映。新围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围墙高约9米,墙厚2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俯瞰关西新围,其整体结构像个巨大的?回?字,中间的?口?字部位,是围屋的祠堂。
这祠堂是围屋居民的?圣殿?,是围内建筑档次最高、装饰最华丽的地方,以其作为中轴线,将围内建筑对称布局。祠堂,分上、中、下三厅,主房结构是客家民居?三进三开?特征基础上扩大为?三进六开?,而形成九幢十八厅的典型建筑,共有主房124间。高大的空间和华丽的装饰营造出一种庄严的氛围,围内围屋工艺精细考究,并有大量的木雕石刻,是围内人们过年节、赶集、祭祀等举行各项集体活动的公共场所。
建筑艺术
围内通道贯穿各列建筑,百余间房屋布局科学、结构严谨。其采光、通风、排污都考虑十分周到。它不仅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调 节阴阳、冬暖夏凉等功能,而且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每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厅都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主体建筑五组排列,对称分置十八厅,?三进?即从大门进来为下厅,往上走则依次为中厅、上厅,层层递进,层层增高;而?六开?则是以正厅为中轴线往左右均衡延伸,两边院落、房屋对称、门窗对称。而以中轴线往左右延伸的结构又使正厅成为整座围屋的核心,体现着一种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间以廊、墙、甬道相连,交通复杂,但序列分明,空间、院落组织非常丰富。关西围不仅处处体现着巧妙构思的建筑美,而且绘画、装馆之美也令人赞叹不已。其正厅大门前有一对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石狮,左边的公狮昂首张口凶猛威武,右边的母狮雍容大度端庄肃穆,显示出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大门框上八卦中乾、坤两卦的圆柱形石雕,厅内十多根大木柱下的石墩上都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或文字。厅堂偏院以及厢房都镶嵌有许多龙、虎、麒麟、凤凰等动物木雕,造型生动,雕刻精美。整座围屋不仅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调节阴阳、冬暖夏凉等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客家人传颂的?九幢十八厅?宫廷式民居在此可得到充分的印证。休闲场所
在新围的西门外,另辟有一处占地1600平方米供人休闲的场所,名曰:?小花洲?,洲内亭台楼榭,居中开挖一口680平方米的湖泊,湖中建一小岛,岛上设有假山、塔石、石桌、石椅,两座小桥连接小岛。岛上鸟语花香,湖内鱼虾嬉戏,是休闲、品茗的好去处。由于年代已久,岛上建筑早已被毁。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长征出发地点在哪里?
长征出发地:
1、第一支部队:中央红军(后称红一方面军),长征第一渡:于都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红军分别从福建的长汀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往于都集结。10月17日至20日,中央红军主力等从于都河(贡水)的8个渡口渡河,开始长征。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历时1年,经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出发时人数为8.6万人,到达陕北只剩约7千人。
2、第二支部队:红25军,长征出发地:河南罗山何家冲
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奉副主席的命令,由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部队。历时10个月,转战4省,行程近万余里。出发时人数为2980多人,10月19日,与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会师时为3400余人。
3、第三支部队: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四川苍溪
1935年5月,红军第四方面军从四川苍溪县塔山湾(现更名为“红军渡”)等地渡过嘉陵江向西出发,策应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8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历时近1年半,途经4省,曾三过草地,行程1万余里。出发时为8万余人,到达陕北剩3.3万人。
4、第四支部队:红2.6军团(后称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湖南桑植
1935年11月19日,在、任弼时率领下,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于1936年6月在西康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两军会师后,红二、红六军团改编为红二方面军。10月22日到达宁夏会宁的兴隆镇、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历时11个月,途经8省,行程1.6万余里。出发时共2.1万人,到达陕北剩1.3万余人。
下一篇:志向的成语-坚定志向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