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造句 成语造句

大义灭亲成语典故-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2025-04-14 16:20:49 6人已围观

简介1.“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2.大义灭亲是什么意思?3.大义灭亲的典故“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释名?释言语》注:“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义”的本义为“道义”。“大义灭亲”是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绳之以法。用来形容正直无私,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犯罪的

1.“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2.大义灭亲是什么意思?

3.大义灭亲的典故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释名?释言语》注:“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义”的本义为“道义”。“大义灭亲”是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绳之以法。用来形容正直无私,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有惩罚的人。

语出《左传?隐公四年》的古代父杀孽子的故事。

春秋时代,卫庄公在位时,十分溺爱小儿子州吁,因此州吁骄横无理。大夫石碏奉劝庄公说:“我听说疼爱孩子应当正确地教导他,不让他走上邪路。骄横、奢侈、*乱、放纵是导致邪恶的原因。这四种恶习就是因为孩子太被长辈溺爱而产生的。”但庄公并没把石碏的话放在心上,后来还任命州吁为将军。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关系甚好,两人狼狈为奸,搅得卫都鸡犬不宁。

庄公后,桓公即位。公元前719年,石厚跟随州吁刺杀了桓公,篡夺了王位。州吁自立为国君,封石厚为上大夫。两人非常得意,但卫国人对这个国君并不认可。州吁见无法安定卫国的民心,于是通过石厚向石碏请教安定君位的方法。石碏说:“如能朝见周天子,州吁的君位就能稳定了。”石厚问:“怎样才能朝见周天子呢?”石碏答道:“陈桓公现在正受周天子宠信,陈国和卫国的关系又和睦,如果去朝见陈桓公,求他向周天子请命,就一定能办到。”石厚马上跟州吁去了陈国。石碏先一步派人告诉陈国说:第“卫国地方狭小,我已年迈,没有什么作为了。去贵国的两个人正是我们国君的凶手,敢请贵国趁机设法处置他们。”陈国人等州吁和石厚一到陈国便将他们抓住,并到卫国请人来处置。卫国派遣右宰丑前去,在濮地杀了州吁。石碏又派自己的家臣羊肩前去陈国杀石厚。石厚说:“我是罪该万贝,请将我用囚车载回卫国,见父亲一面,然后再处我。”羊肩说:“我奉你父亲之命,来诛杀你。你想见你父亲,就让我把你的头带回去见吧。”百于是羊肩将石厚诛杀。从此便有了“大义灭亲”这个成语。

大义灭亲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石厚商量办法。 石厚就去问他的父亲——卫国的大臣石碏,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碏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碏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碏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碏的安排。 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卫国的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碏杀了儿子是“大义灭亲”。 成语“大义灭亲”现在指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

大义灭亲的典故

大义灭亲的典故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出自于西周时间,一位石蜡的父亲派自己家人处决了自己的儿子,听着好吓人,虎毒还不食子呢,怎么那么很心呢,这不人家这位父亲心中有大义,亲自高密,坑自己儿子,还杀他。他儿子叫石厚,这个儿子也不省心跟随了一个杀掉自己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卫国的国君的州吁。

此人上台后国人不服,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开始攻打接壤的郑国,连个当时的宋国,同时联合了当时想讨好的陈国和蔡国,组成了四国军队,结果从夏天到到秋天,夏天还包围了郑国的国都,楞是打了五天没有个结果,顶多秋天的时候打败了郑国的步兵,抢了一些庄稼,撤了回去。

事情的背景

这个成语大义灭亲,早在州吁被卫庄公疼爱时,石蜡说你这个皇帝那,你要好好教育他,不然他骄,奢,*,逸必然走上邪路,你要是想让他当太子就早早定下来,要是不立,你还宠他,早晚是个祸害,他爹卫庄公就是不听,同时,石蜡也说自儿子石厚别跟这个犊子州吁来往,这个石厚也不听。

后来州吁夺了王位,被石蜡算计,说你呀想名正言顺,你要去周天子那 一趟,这个州吁满口答应问,怎么才能见周天子,他说你呀要去陈国,让陈桓公引荐,就行啦,你想呀,你杀了陈国的外孙,自己当国王还有你的好,于是州吁和石厚来到陈国,去了就被扣了,这都是石蜡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