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谚语 成语谚语

好问则裕的下一句是什么-好问则裕的日积月累

2024-11-03 22:52:32 12人已围观

简介1.描写诚实正义的词语2.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的下一句是什么?3.学无止境的下一句是什么4.命中有时终须有 命中无时莫强求的下两句是什么?描写诚实正义的词语1.描写正义的成语有哪些  慷慨就义 慷慨:意气昂扬。勇敢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

1.描写诚实正义的词语

2.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的下一句是什么?

3.学无止境的下一句是什么

4.命中有时终须有 命中无时莫强求的下两句是什么?

描写诚实正义的词语

1.描写正义的成语有哪些

慷慨就义 慷慨:意气昂扬。勇敢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碧血丹心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不忘沟壑 沟壑:山沟。念念不忘为正义而,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成仁取义 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春秋无义战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从容就义 就义:为正义而。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大义凛然 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大义灭亲 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愤世嫉俗 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负气仗义 凭借正气,主持正义。

见义勇为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慷慨赴义 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2.形容正义的词语或成语有哪些

解释:1.公正的、正当的道理2.正确的含义,古时多用做书名,如《五经正义》3.公道的、有利于人民的

成语有:万民称颂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忠心耿耿 兢兢业业 冰魂雪魄 不同流俗 高风亮节 高节清风 高情远致 高人雅士 高山仰止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敬老尊贤 积善成德 敬贤礼士 麟凤龟龙 澧兰沅芷 兰心蕙性 兰芝常生 涅而不缁 。

更多形容正义的成语:

力挽狂澜 风流倜傥 正人君子 赞声不绝 内心赞许 击掌叫绝 传诵不绝 叹为观止 万民称颂 歌功颂德 文质彬彬 堂堂正正赤胆忠心 爱国如家 乃心王室 仁人志士 志士仁人 精忠报国 赤胆忠心 忧国忧民 忠贞不贰

忠心义胆 忠心耿耿 披肝沥胆 天下兴亡,匹夫有则大义凛然、一团正气、义正词严、见义勇为、义无反顾、大义参天、大义灭亲、邪不压正、舍生取义、仗义执言、侠肝义胆、主持正义、秉公执法、公正廉明

3.描写正义品德的词有哪些

反映人优秀品质: ⑴高尚 高尚 暗室不欺 不同流俗 不欺暗室 不忘沟壑 赤子之心 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 功德无量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蕙心纨质 见危授命 鞠躬尽瘁,而后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青天白日 山高水长 拾金不昧 玉洁松贞 沅茝沣兰 云中白鹤 志士仁人 杰出 补日 风流人物 风华正茂 伏龙凤雏 盖世英雄 盖世无双 桂林一枝 鹤立鸡群 鹤鸣之士 加人一等 矫矫不群 金榜题名 举世无双 绝世超伦 昆山片玉 人中之龙 首屈一指 铁中铮铮 头角峥嵘 无出其右 裒然举首 一代风流 一世龙门 庸中佼佼 尊贵 不虞之誉 不言而信 不恶而严 荣华富贵 山中宰相 师道尊严 著名 草木知威 驰名中外 大名鼎鼎 德高望重 风云人物 功成名遂 功标青史 赫赫有名 举世闻名 如雷贯耳 声振寰宇 威望素著 宽容 海阔天空 含垢纳污 呼牛呼马 豁达大度 既往不咎 宽大为怀 宽宏大量 网开一面 网开三面 息事宁人 下不为例 下车泣罪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 宰相肚里能撑船 知情达理 中庸之道 助人 将伯之助 解衣推食 救扶伤 绝甘分少 普度众生 起人,肉白骨 轻财好施 设身处地 疏财仗义 为民除害 为民请命 雪中送炭 与人为善 云行雨施 仗义疏财 助人为乐 荣耀 生荣哀 得其所 万古千秋 万古流芳 为国捐躯 ⑵志气 有志 不耻最后 乘风破浪 顶天立地 鸿鹄之志 九天揽月 夸父追日 老骤伏枥 老当益壮 力争上游 陵云之志 猛志常在 磨杵成针 穷而后工 三户亡秦 十载寒窗 铁杵成针 韦编三绝 心小志大 胸怀大志 雄飞雌伏 雄心壮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移山倒海 迎头赶上 有志者事竟成 愚公移山 争强好胜 知难而进 治国安民 志在四方 中流击楫 壮志凌云 自力更生 自强不息 自求多福 自食其力 有为 大显神通 大显身手 大有作为 大器晚成 非池中物 奋发有为 公才公望 后生可畏 龙跃凤鸣 鹏程万里 前程万里 如日方升 奋发 发愤图强 奋发图强 奋发蹈厉 披荆斩棘 闻鸡起舞 我武惟扬 其他 八仙过海 不务空名 负重致远 掞藻飞声 ⑶忠贞 忠诚 碧血丹心 不避斧钺 成仁取义 赤胆忠心 赤心相待 赤心报国 大节不夺 大法小廉 蹈节义 断头将军 肝脑涂地 故旧不弃 故剑情深 寒花晚节 久要不忘 扪心无愧 倩女离魂 舍身求法 田父献曝 先驱蝼蚁 心虔志诚 以身殉职 以身许国 忧国奉公 孝子顺孙 忠孝节义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坚定 从容就义 富贵不能* 海枯石烂 坚持不渝 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 雷打不动 木人石心 破釜沉舟 锲而不舍 誓不二 心坚石穿 心如铁石 言必信,行必果 一不做,二不休 一口咬定 真金不怕火炼 之靡它 指天誓日 志坚行苦 至不变 忠贞不渝 坚强 坚苦卓绝 姜桂之性 宁不屈 铁石心肠 威武不屈 节操 冰魂雪魄 冰清玉润 冰清玉洁 冰壶秋月 高风亮节 古井无波 黄花晚节 坚贞不屈 俭可养廉 见利思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屈节辱命 三贞九烈 丧身失节 岁寒松柏 守身如玉 投梭折齿 心如古井 一片冰心 ⑷真诚 真诚 抱诚守真 诚心诚意 讲信修睦 金石为开 开心见诚 悃愊无华 披心相付 披肝沥胆 璞玉浑金 拳拳服膺 全心全意 推诚相信 推诚相见 推心置腹 推襟送抱 信及豚鱼 信誓旦旦 一寸丹心 允执其中 真心实意 诚实 表里如一 开诚相见 恪守不渝 倾心吐胆 杀彘教子 实心实意 拭面容言 天人共鉴 闭邪存诚 心口如一 胸无宿物 胸无城府 言而有信 言行一致 坐言起行 肝胆相照 ⑸谦虚 虚心 不耻下问 不骄不躁 不矜不伐 不露圭角 辞尊居卑 功成不居 功薄蝉翼 好问则裕 戒骄戒操 礼贤下士 满招损,谦受益 抛砖引玉 谦让末遑 谦虚谨慎 犬马之劳 深藏若虚 损之又损 闻过则喜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逊志时敏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移樽就教 以莛叩钟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载酒问字 择善而从 知之为知之 自知之明 律已 防意如城 非异人任 修心养性 引咎自责 知过必改 自愧弗如 自怨自艾 谨慎 爱惜羽毛 刚毅木讷 画地为牢 斤斤自守 谨言慎行 慎终追远 守口如瓶 临事而惧 临深履薄 如临探渊 如履薄冰 奉命唯谨 三思而行 小心谨慎 小心翼翼 瞻前顾后 其他 见贤思齐 名列前茅 平步青云 弃暗投明 弃旧图新 青云直上 绳愆纠谬 水涨船高 痛改前非 突飞猛进 脱胎换骨 恶居下流 再接再厉 ⑹廉洁 廉洁 不忮不求 澹泊寡欲 奉公守法 富贵浮云 廉洁奉公 两袖清风 先公后私 纤尘不染 洗手奉职 枵腹从公 一尘不染 一介不取 一琴一鹤 饮马投钱 澡身浴德 无私 大公无私 公事公办 公正无私 公而忘私 顾全大局 国尔忘家 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涓滴归公 开诚布公 克己奉公 嫠不恤纬 摩顶放踵 舍己为人 舍已救人 舍己从人 先人后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修身洁行 一秉至公 衣被群生 以义割恩 正直 不愧屋漏 大义凛然 大事不糊涂 风骨峭峻 刚肠嫉恶 光风霁月 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 浩然之气 襟怀坦白 明镜高悬 事无不可对人言 守正不阿 守经达权 堂堂正正 危言危行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行不由径 严气正性 正大光明 仗义执言 慷慨 高义薄云 慷慨解囊 乐善好施 勇为 见义勇为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清高 不为五斗米折腰 超然物外 超尘拔俗 宠辱不惊 孤芳自赏 洁身自好 狷介之士 落落难合 特立独行 与世无争 其他 目不邪视 相忍为国 修桥补路 眼里揉不下沙子 仰不愧天 一视同仁 一碗水端平 正义凛然 直道而行 坐怀不乱 。

4.描写诚实守信的成语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

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莎士比亚

隐瞒真实,就是骗自己。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君子说话,一言为定。

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淮南子·缪称训》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

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瓦·阿扎耶夫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罗素

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有算得了什么呢? ————哈代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法治长城始于一砖一石,诚信文明凝聚一点一滴。

今天付出诚意,明天收获信誉。

出局才懂诚信重,进‘宫'方恨知法晚。

播种诚信,你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朋友的信任,还有可以信任的朋友。

诚信是在衡量自我得失时失去的。

诚信缺失乃人性之莫大悲哀,共铸诚信不妨从小事做起;法治健全是国家的坚实基础,推进法治务必要领导带头。

诚信是社会的支撑点,法治是社会的生命灯。

诚信是你的存款,信用是你的抵押,名誉是你的帐号,承诺是你的支票,假如失去了诚信 ,你将是一无所有。

立身须以诚为本, 治国必以法为基。

诚信以心为上, 法治以公为魂。

诚取天地正气问人间暖凉,法引规矩方圆律世间万象。

诚信在心,法治在行。

不讲诚信者必被社会所弃, 以身试法者必受国法严惩。

诚信凝聚力量,法治诞生希望。

诚信法治两手抓,共铸辉煌齐万家。

诚信是立身之本,法治乃安国之源。

诚信,人生最珍贵的无形资产; 法治,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扬诚信风帆同度文明人生,树法制大旗共展和谐社会。

赏罚分明, 市场经济讲诚信假一罚十; 宽严适度,法制社会护稳定惩教结合 。

诚信是社会的通行证,法治是国家的座右铭。

诚信是现代文明的晴雨表。

诚信与高尚同行;法治与正义相伴。

诚信有法治保障才有号召力,法治有诚信支持才有生命力。

树诚信风尚,铸法治长城。

谎言浇不开诚信之花,虚伪结不出幸福之果。

行必诚,言必信;法必依,治必严。

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

你诚信我诚信人人有威信 ,讲法治护法治个个能自治。

诚信要靠法律维系,法律要靠诚信遵守。

社会是由诚信与法律组成的双轮车。

送东送西送出良心与理智,诚实诚信成就道德与文明。

信是为人之道, 法是强国之本。

心连心共筑诚信长城 ,手牵手齐建法制社会。

守法律己时时尽心报国,诚信待人处处竭力为民。

以诚待人,人人敬;以信办事,事事成。

诚信处世世界大,奸诈为人人格低。

没有诚信的坚强基石,法制便犹如是建在沙土上的高层建筑。

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个个互信,人人守法。

5.有关于正义的词语

万民称颂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忠心耿耿 兢兢业业 冰魂雪魄 不同流俗 高风亮节 高节清风 高情远致 高人雅士 高山仰止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敬老尊贤 积善成德 敬贤礼士 麟凤龟龙 澧兰沅芷 兰心蕙性 兰芝常生 涅而不缁

力挽狂澜 风流倜傥 正人君子 赞声不绝 内心赞许 击掌叫绝 传诵不绝 叹为观止 万民称颂 歌功颂德 文质彬彬 堂堂正正赤胆忠心 爱国如家 乃心王室 仁人志士 志士仁人 精忠报国 赤胆忠心 忧国忧民 忠贞不贰

忠心义胆 忠心耿耿 披肝沥胆 天下兴亡,匹夫有则大义凛然、一团正气、义正词严、见义勇为、义无反顾、大义参天、大义灭亲、邪不压正、舍生取义、仗义执言、侠肝义胆、主持正义、秉公执法、公正廉明

6.描写诚实守信的词语

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实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信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一诺千金: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反悔。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的下一句是什么?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好问则裕,自恃则困;勿临渴掘井,要未雨绸缪;宜将有日思无日,没待无时想有时;大海终须纳细流,到此岂可千里目,哪知才上一层楼;功成每在困苦日,事败多因得意时;黄河尚有澄清日,岂无人有得运时;得宠须思辱,居安要思危;运来土成金,运去金似土;不患此时无所成,只怕此刻不知学;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不因穷困而改志。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欲成大器,须耐烦莫使气,心浮气燥,一生不济;百年光阴,似箭如梭,时不我待,怎敢不昼惜阴而夜惜灯;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言有物而行有恒;以积财之心积学识,学然后知不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学之士必有所得。道法自然,反璞归真,集腋成裘,滴水石穿,圣人之言,雅俗并集,若能体察,盛德乃馨。

学无止境的下一句是什么

学无止境也下一句是:然则问可少耶?意思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

文章段落摘自清朝散文家刘开的《问说》,原文如下: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译文:

君子学习必定喜爱问。“问”与“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会发现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但或许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

(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

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常的意见,

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硬要以为(自己)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

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

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

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

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扩展资料:

原文选自《孟涂文集》,刘开(1784—1824)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代桐城人,散文家。 刘开是清朝桐城派诗人。刘开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傍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刘开如饥似渴,遍读诗文。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

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海峰之坠绪赖以复振,吾乡幸也。”遂收为弟子,授以诗文之法。刘开融会贯通,尽得师传,与同乡方东树、上元管同、歙县梅曾亮并称“姚门四大弟子”。道光元年(1821),受聘赴亳州修志,患暴疾而逝。

刘开生平以教书为业。授课之余,潜心散文创作与文论研究,主张“以汉人之气体,运八家之成法,本之以六经,参之以周末诸子”,“然后变而出之,用之于一家之言”。(《与阮云台宫保论文书》)他还提出:“夫文之本出于道,道不明,则言之无物;文之成视乎辞,辞不达,则行之不远。”

(《复陈编修书》)刘开的这些主张和见解,进一步阐发了方苞、刘大櫆、姚鼐诸前辈的文论,对当时的散文创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刘开虽尊崇桐城家学,但不“拘于绳尺”,而能“取精汰粗,化腐为奇”,“集众家之美”,“而得其天然”。他的散文明白晓畅,动宕恣肆,才气俊逸。

其诗文多反映贫民疾苦,暴露官场黑暗,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精神。如《食蕨叹》写道:“昔闻力田能免饥,今见老农愁不。出门回望面石灰,十户七闭三半开。亲里相见各无语,但问何处多野菜。”

早年曾游历广东、浙江、泰山、黄山等风景名胜,写下了不少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著有《刘孟涂诗文集》14卷、《骈文》2卷、《广列女传》20卷、《论语补注》3卷。本文选自《孟涂文集》

命中有时终须有 命中无时莫强求的下两句是什么?

“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的下一句是“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这两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意思是我们命中注定有的东西最终都会有的,我们命中注定没有的东西我们过份强求也不会有。比喻做人不要功利性太强,顺其自然该有的都会有。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新增全文

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

处富贵地,要矜持贫贱的痛痒,当少壮时,须体念衰老的辛酸。

孝当竭力,非徒养身。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打虎还要亲兄弟,出阵还须父子兵。

父子和而家不败,弟兄和而家不分。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贪爱沉溺即苦海,利欲炽燃是火坑。

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

昼夜惜阴,夜坐惜灯。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不说自己桶索短,但怨人家箍井深。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钝鸟先飞,大器晚成。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人心。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耳闻是虚,眼见是实。

毋施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

毋以已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已拙而忌人之能。

平日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明不伤察,直不过矫。

仁能善断,清能有容。

不自是而露才,不轻试以幸功。

受享不逾分外,修持不减分中。

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

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

早把甘旨勤奉养,夕阳光阴不多时。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惜钱休教子,护短莫从师。

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改之。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心口如一,童叟无欺。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过则无惮改,独则毋自欺。道吾好者是吾贼,

道吾恶者是吉师。

学不尚行,马牛而襟裾。

结交须胜已,似我不如无。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余。

认真还自在,作假费功夫。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聪明逞尽,惹祸招灾。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乐不可极,乐极生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言顾行,行顾言。

不作风波于世上,但留清白在人间。

勿因群疑而阻独见,勿任已意而废人言。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甚么;儿孙不如我,要钱做甚么。

谦恭待人,忠厚传家。

不学无术,读书便佳。

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居身务期质朴,训子要有义方。

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灭。

贵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

酒虽养性还乱性,水能载舟亦覆舟。

克已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启口即是戈矛。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做牛马。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休向君子诌媚,君子原无私惠;休与小人为仇,小人自我对头。

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终累已。

居视其所亲,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放利,不顾天理。

悖入亦悖出,害人终害已。

身欲出樊笼外,心要在腔子里。

勿偏信而为奸所欺,勿自任而为气所使。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已。

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当家庭之衰,宜惕厉不宜委靡。

务下学而上达,毋舍近而趋远。

量入为出,凑少成多。

溪壑易填,人心难满。

用人与教人,二者却相反,用人取其长,教人责其短。

仕宦芳规清、慎、勤,饮食要诀缓、暖、软。

留心学到古人难,立脚怕随流俗转。

凡是自是,便少一是。

有短护短,更添一短。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勿营华屋,勿作营巧。

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吃得亏,坐一堆;要得好,大做小。

志宜高而身宜下,胆欲大而心欲小。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唇亡齿必寒,教弛富难保。

书中结良友,千载奇逢;门内产贤郎,一家活宝。

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进步便思退步,着手先图放手。

责善勿过高,当思其可从。

攻恶勿太严,要使其可受。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门内有小人,门外小人至。

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增;食蔗能甘,甘余更生苦趣。

家庭和睦,蔬食尽有余欢;骨肉乖违,珍馐亦减至味。

先学耐烦,切莫使气。

性躁心粗,一生不济。

得时莫夸能,不遇休妒世。

物盛则必衰,有隆还有替。

路径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嗜。

为人要学大莫学小,志气一卑污了,品格难乎其高;

持家要学小莫学大,门面一 弄阔了,后来难乎其继。

三十不立,四十见恶,五十相将寻路。

见怪不怪,怪乃自败。

一正压百邪,少见必多怪。

君子之交淡以成,小人之交甘以坏。

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

损友敬而远,益友亲而敬。

善与人交,久而能敬。

过则相规,言而有信。

木受绳则直,人受柬则圣。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智生识,识生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难合难分,易亲亦易散。

传家二字耕与读,防家二字盗与奸,

倾家二字*与赌,守家二字勤与俭。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素位而行,不尤不怨。

先达之人可尊也,不可比媚。

权势之人可远也,不可侮慢。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日子未到。

贤者不炫已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

救既败之事,如驭临岩之马,休轻加一鞭;

图垂成之功,如挽上滩之舟,莫稍停一棹。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渗漏。

内藏精明,外示浑厚。

恩宜先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记忘其惠;

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则盛德日新;

以爱妻子之心爱你母,则孝行自笃。

学须静,才须学。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

富贵如刀兵戈矛,稍放纵便销膏靡骨而不知;

贫贱如针砭药石,一忧勤即砥节砺行而不觉。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亲戚不悦,无务外交;

事不终始,无务多业。

临难勿苟免,临财勿苟得。

谗言不可听,听之祸殃结。

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灭,夫妇听之离,

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亲戚听之绝。

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肠;

心地沉迷,纵演偈谈玄,总是播弄精魄。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其道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廉官可酌贪泉水,志士不受嗟来食。

百度百科:增广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