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谚语 成语谚语

口口声声造句简单-口口声声造句

2024-11-03 22:29:55 11人已围观

简介1.带有重叠的词语有哪些?2.口口声声是贬义词吗3.用口、耳、目、手、足连起来说一句话。4.“声”的近义词是什么?5.什么成语中含有“口”和“声”?带有重叠的词语有哪些?ABB的重叠词语:红彤彤、湿漉漉、白茫茫、灰蒙蒙、绿油油。AABB的重叠词语:口口声声、断断续续、浩浩荡荡、冷冷清清、踉踉跄跄。1

1.带有重叠的词语有哪些?

2.口口声声是贬义词吗

3.用口、耳、目、手、足连起来说一句话。

4.“声”的近义词是什么?

5.什么成语中含有“口”和“声”?

带有重叠的词语有哪些?

ABB的重叠词语:红彤彤、湿漉漉、白茫茫、灰蒙蒙、绿油油。AABB的重叠词语:口口声声、断断续续、浩浩荡荡、冷冷清清、踉踉跄跄。

1、红彤彤(hóng tōng tōng):形容颜色极红。

造句:他的脸红彤彤的。

2、湿漉漉(shī lù lù):?潮湿的样子。也作“湿渌渌”。

造句:这路面湿漉漉的,过去时要小心点,以免滑倒。

3、白茫茫(bái máng máng):形容呈现无边白色的一片。

造句:清晨,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一眼望不到边。

4、灰蒙蒙(huī mēng méng):暗淡模煳。

造句:台北的上空常常灰蒙蒙的,可见空气污染严重。

5、绿油油(lǜ yóu yóu):形容浓绿而润泽的样子。

造句:草原远望一碧千里,像一片绿油油的地毯,给人惬意的享受。

6、口口声声(kǒu kǒu shēng shēng):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造句:老爸口口声声说去喝茶,却睡起了懒觉。

7、断断续续(duàn duàn xù xù):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造句:这份工作一直断断续续的进行,从未间断。

8、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造句:这里的渠水很大,浇起来浩浩荡荡,所以从来不打畦,也没有垄沟。

9、冷冷清清(lěng lěng qīng qīng):冷落、孤寂的样子。

造句:现在是空空洞洞,冷冷清清,分明已经无人居。

10、踉踉跄跄(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踉跄: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造句:当你的运动引起意念动作踉踉跄跄时,你又降回地面。

口口声声是贬义词吗

口口声声这个词并不一定是贬义词。

口口声声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反复声明或强调某一观点或主题,有时可能带有一定的夸张或虚假的成分,但并不一定表示贬低或批评。一个人可能会说:他口口声声地说自己有多么爱她,但实际上并没有付出任何行动。这里,口口声声表示的是这个人反复强调自己有多么爱她,但实际上他的行为并没有表现出这种爱。这并不一定是在批评他,而只是描述他的言行不一致。

在某些情况下,口口声声可能带有贬义。例如,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讨好别人或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口口声声地表示关心或支持,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实际行动,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被视为虚伪或做作,带有贬义。

口口声声是否是贬义词取决于上下文和使用情境。如果它强调的是真实的、积极的情感或行为,那么它可能是一个中性词或褒义词。但如果它强调的是虚假的、消极的行为或态度,那么它就可能是一个贬义词。

口口声声的造句:

1、她口口声声地说自己会保护我,但实际上只是在利用我。

2、他口口声声地说爱我,但从未真正为我付出过。

3、这些政治家口口声声地说要为人民服务,但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4、口口声声地说要减肥,但实际上却一直在吃高热量的食物。

5、这位歌手口口声声地说自己没有抄袭,但实际上他的歌曲与别人的作品非常相似。

6、口口声声地说要努力工作,但实际上却一直在偷懒。

7、这位作家口口声声地说自己的作品是原创的,但实际上却有大量抄袭的成分。

8、口口声声地说要追求真理,但实际上却一直在说谎。

9、这位医生口口声声地说会保护病人的隐私,但实际上却经常泄露病人的个人信息。

10、口口声声地说要改变自己,但实际上却一直在原地踏步。

11、这位明星口口声声地说自己没有整容,但实际上她的容貌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2、口口声声地说要尊重他人,但实际上却一直在侮辱别人。

13、这位老师口口声声地说要教育好学生,但实际上却经常歧视某些学生。

14、口口声声地说要保护环境,但实际上却一直在破坏自然生态。

15、他口口声声地表示不接受贿赂,可实际上呢?细想一下,他接受的贿赂还少吗?

用口、耳、目、手、足连起来说一句话。

用口、耳、目、手、足连起来说一句话:

口口声声说爱我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目光始终盯着电脑屏幕,手里拿着的香烟足足烧了一分钟。

口、耳、目、手、足

“口”拼音:kǒu;?象一个向上的嘴形,上出的部分有出的 意思,所以多用于指 发音 说话。

“耳”拼音:ěr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

“目”拼音:mù;有眼睛、看、为首的人等多种释义,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观看、注视;递眼色、使眼。

“手”拼音:shǒu; ?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

“足”拼 音:zú;指的是脚,足下。

“声”的近义词是什么?

近义词只有三个:音,响,鸣。

1.读音:

shēng

2.释义: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

消息,音讯。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

3.组词:

男声,叫声,回声,大声,声音,高声,和声,口口声声,名声。

4.造句: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我师傅的名声大振。

吴三桂是明朝的叛将,清朝的贰臣,名声很坏。

在这一带,他的名声很响,几乎无人不知。

小明爸爸口口声声说要戒烟,但却始终没做到。

他口口声声说他一定帮忙,然而事到临头他什么也不帮。

他口口声声地说想家,却一直又没有回去。

什么成语中含有“口”和“声”?

异口同声、众口同声、掩口失声、口口声声、百口同声

造句及释义:

异口同声[yì kǒu tóng shēng]

释义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

造句众人异口同声地叫着:“罚!罚!”

众口同声[zhòng kǒu tóng shēng]

释义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造句大家众口同声地称赞她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

掩口失声[yǎn kǒu shī shēng]

释义谓忍不住笑出声来。

造句众闻予言,将以为诞也,皆掩口失声。

口口声声[kǒu kǒu shēng shēng]

释义不止一次;反反复复地陈述或表白。形容总把某种说法挂在口头上。

造句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百口同声[bǎi kǒu tóng shēng]

释义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造句他们百口同声,一致推选你为救险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