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谚语 成语谚语

秉烛夜游是成语吗?-秉烛夜游造句

2024-11-21 18:07:51 27人已围观

简介1.秉烛夜游和栩栩如生造句2.秉烛夜游的解释及造句。3.“秉烛夜游”的意思4.请用自生自灭,秉烛夜游,三年五载分别造句?(每句不少于20字)5.应接不暇,群策群力,建国安邦,秉烛夜游,见微知著,精兵简政中的选择一个写一句话秉烛夜游和栩栩如生造句不知道你是要放在同一个句中还是分别造句。所以就都写了。放

1.秉烛夜游和栩栩如生造句

2.秉烛夜游的解释及造句。

3.“秉烛夜游”的意思

4.请用自生自灭,秉烛夜游,三年五载分别造句?(每句不少于20字)

5.应接不暇,群策群力,建国安邦,秉烛夜游,见微知著,精兵简政中的选择一个写一句话

秉烛夜游和栩栩如生造句

不知道你是要放在同一个句中还是分别造句。所以就都写了。

放在一个句子中:

在宁静的夜晚,我独自秉烛夜游来到花园,在月光下欣赏大自然那栩栩如生的美景。

分别在不同句子中的:

昙花的观赏要在夜间,映着微微凉意的月光,有种秉烛夜游的韵味。

在美术课上我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

(望采纳)

秉烛夜游的解释及造句。

拼音:bǐngzhúyèyóu秉,拿。老舍先生的《养花》一文中指因为昙花总是夜里开放,大家举着蜡烛去看,有在夜间游玩、观赏的味道。书面意思是:夜间拿着蜡烛游玩,旧时比喻及时行乐。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及时行乐,也形容珍惜光阴。 1.游览自贡灯会与古人的~有天壤之别。2.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古人~,良有以也。”3.葛长庚《贺新郎》:飞尽桃花片。倚东风、高吟大啸,开怀消遣。芍药牡丹开未遍。不道韶华如电。无心向、小庭幽院。秉烛夜游虽不倦,奈一番、风雨花容变。春去也,无人见。何处莺莺啼不断。探后园、红稀翠减,青稠绿满。蝶在花间犹恋。早有行人摇扇。故自要、与春为饯。笑指白云归去好,对夕阳、泻酒凭谁荐。柳深处,有双燕。

“秉烛夜游”的意思

秉烛夜游的解释如下:

拼音:bǐngzhúyèyóu

秉:拿着;握住,旧时比喻及时行乐。秉烛夜游,谓执烛照亮,夜间游玩,形容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又作“炳烛夜游”。

近义词:及时行乐

反义词:居安思危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及时行乐,也形容珍惜光阴。

扩展资料:

成语出处:

出自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

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赶,刘桢,陈琳,王粲等均痢疾亡,曹丕应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均袭此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秉烛夜游

请用自生自灭,秉烛夜游,三年五载分别造句?(每句不少于20字)

1让她如野花一样自生自灭,谁也别去管她。难道一个人犯了错就合该任他自生自灭? 2月色微凉与友人秉烛夜游共赏荷塘夜色。 萧君秉烛夜游只见月色如画,树影婆娑。 3虽说只分别三五月,却等够三年五载。 出门已有三年五载。

应接不暇,群策群力,建国安邦,秉烛夜游,见微知著,精兵简政中的选择一个写一句话

1.夏日夜晚,凉风习习,约上几位朋友,秉烛夜游,到天桥上,站在上面往下看,看着马路上的汽车应接不暇,惬意极了。。

2.小明今天上课睡觉被老师发现后,老师让小名用应接不暇,群策群力,建国安邦,秉烛夜游,见微知著,精兵简政这几个词语造句,然后小明说:“我今天上课睡觉被老师发现,老师让我用应接不暇,群策群力,建国安邦,秉烛夜游,见微知著,精兵简政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