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谚语 成语谚语

危言耸听的意思和用法-危言耸听的解释

2025-07-16 15:03:28 7人已围观

简介1.危言耸听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2.危言耸听的成语3.危言耸听 成语题4.骇人听闻的近义词危言耸听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编号 542 成语 危言耸听 注音 ㄨㄟˊ ㄧㄢˊ ㄙㄨㄥˇ ㄊㄧㄥ 汉语拼音 wéi yán sǒng tīng 释义 故意

1.危言耸听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2.危言耸听的成语

3.危言耸听 成语题

4.骇人听闻的近义词

危言耸听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542 成语 危言耸听 注音 ㄨㄟˊ ㄧㄢˊ ㄙㄨㄥˇ ㄊㄧㄥ 汉语拼音 wéi yán sǒng tīng 释义 故意说些夸大、吓人的话,使听的人惊骇。

※#语或本宋.吕祖谦〈馆职策〉。

「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典源 ※#宋.吕祖谦〈馆职策〉(据《吕东莱先生文集》卷二引)1>汉至文帝,宇内昌阜,烟火万里。

仰视成康虽小歉,俯眎春秋战国以降,则既有余矣。

「痛哭者一,流涕者二,长叹息者六」。

贾谊之论,何其不与事俪2>也!意者危言骇世,姑一>胸中之愤耶!长沙之归,历变履险,动心忍性。

少年之气,剥落向尽,固未易以故意,待谊是殆,必有所以而论者,或未之竟也。

谊诚见文帝以如此之质,得如此之时,顾乃湛于卑陋,安于小成,爱之深、望之切,大声疾呼,几其一悟耳。

〔注解〕(1)典故或见于清.刘坤一〈复郭善臣书〉。

(2)俪:文字成对偶、对仗的。

顺遂、舒服。

(3)快:顺遂、舒服。

〔参考资料〕清.刘坤一〈复郭善臣书〉(据《刘坤一遗集.书牍.卷一一》引)敌情既难逆料,麾下讵可刻离?万一有警,虽在宁得信,可以朝发夕至,而军情眴息千变,深恐各营散漫,贻误事机。

兄与弟肝胆至交,何敢危词耸听,实缘军事日亟,不得不倚重龙骧,且自来责备之严每在贤者。

前此钦奉上谕,十月皇太后六旬庆典,尚停点景诵经,臣下何敢不移孝作忠,以免为人指摘。

用敢布其腹心,为此不情之请。

可否俟防务稍松,再行回秣。

典故说明 「危言耸听」原作「危言骇世」。

「危言耸听」是故意说些夸大、吓人的话,使听的人惊骇的意思。

「危言」的「危」应当就是「危险」的意思。

和《论语.宪问》所说的「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的意思不同。

《论语》的「危言」是指「正直的言论」。

在宋代吕祖谦〈馆职策〉中提到汉文帝时,国家承平,如果较之于「成康之治」也许不足,但是较之于春秋战国以降的政情,则绰绰有余了。

但是在《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中,却提到贾谊上疏给文帝,奏章一开头就说:当今国事,可以令人痛哭者一,流涕者二,长叹息者六。

从贾谊的奏章来看,似乎文帝时的朝政简直糟透了,根本不像史实告诉我们的。

有人就认为贾谊是在「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意思是说贾谊是在故作惊人之语,好痛快地抒发内心的愤闷。

吕氏这篇文章是今天可以找到关于「危言耸听」较早的源头。

书证 01.清.范承谟〈上封事疏〉:「第当皇上宵旰焦劳之时,臣又以危言耸听,实切惶悚不安。

然世受国恩,终不敢自安于缄默也。」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故意说些夸大、吓人的话,使听的人惊骇。

使用类别用在「言语夸大」的表述上。

例  句<01>有些相士喜欢危言耸听,借机敛财。

<02>他说的那些话,根本就是危言耸听,不足采信。

<03>你老喜欢危言耸听,弄得人心惶惶,对你有什么好处?<04>公司遇到的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你别在那儿危言耸听了!<05>有些人老是喜欢制造不实的消息,危言耸听,真是可恶极了!<06>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你不注意血压,将来健康一定亮红灯。

<07>这些小报唯恐天下不乱,老是危言耸听地报导一些不实的消息。

<08>他每次说话都喜欢将一件小事渲染成大事,危言耸听,令人厌烦。

<09>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要是我们不珍惜水资源,总有一天会无水可用。

近义词:

反义词: 辨识 参考语词 危言骇世,大言耸听,危词耸听

危言耸听的成语

危言耸听 [wēi yán sǒng tī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贬义

出 处

宋·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例 句

1. 那个国家的代表在会上散布了许多~的言论。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

危言耸听 成语题

言耸听 wēi yán sǒng tīng [释义]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惨毒:使人听了吃惊。 [结构] 主谓式;“骇人听闻”指惊人的残暴、捏造无中生有的事;姑一快胸中之愤耶。一般作谓语;使人惊疑震动;危言。 [例句] ①那个国家的代表在会上散布了许多~的言论。 ②你别这样~我知道这件事情没什么了不起的。耸听。 [辨形] 危;不能读作“cónɡ”:“意者危言骇世。但~指的是歪曲、状语:使人吃惊的话、定语。 [语出] 宋·吕祖谦《吕东莱文集》;不能写作“微”、动机、卑劣的事实!” [正音] 耸。 [辨析] ~和“骇人听闻”都有使人听了吃惊的意思。 [近义] 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 [用法] 用作贬义;可用于目的

骇人听闻的近义词

骇人听闻的近义词有:危言耸听、骇人视听、耸人听闻、骇人闻见。

1、危言耸听

解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出处:宋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例子: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道理,稍稍注意这个问题的人,是不难发现若干真凭实据? 的。(郭小川《论“听话”》)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感情:危言耸听是贬义词。

2、骇人视听

解释: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

出处:《王劭传》:“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嗤鄙。”

例子:唯府兵之设,敛千岁已散之民而系之兵,庶几得三代遗意,能不骇人视听以就其事,而效见于后世。宋安焘等《〈周书〉序》

用法:作谓语、定语。

感情:骇人视听是中性词。

3、耸人听闻

解释: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

出处:清恽敬《杂记》:“豫章大镇,或书有不可达者,故托辞为此;抑为州将者,以此耸人听闻,豫绝系援,皆未可知。”

例子:这种人专爱传播那些耸人听闻的消息。

用法:作谓语、定语。

感情:耸人听闻是贬义词。

4、骇人闻见

解释: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用法:作谓语、定语。

感情:骇人闻见是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