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谚语 成语谚语

狂奴故态读音-狂奴犹故态,旷达是牢骚

2025-10-16 01:45:02 11人已围观

简介1.髡奴的网络解释髡奴的网络解释是什么2.狂奔的读音狂奔的读音是什么3.气人文言文4.威字在第三个字的四字成语大全5.管不住脾气文言文6.关于情感有关的成语髡奴的网络解释髡奴的网络解释是什么髡奴的网络解释是:髡奴髡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ūnnú,是指秃头奴才。髡奴的网络解释是:髡奴髡奴是一个汉语

1.髡奴的网络解释髡奴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2.狂奔的读音狂奔的读音是什么

3.气人文言文

4.威字在第三个字的四字成语大全

5.管不住脾气文言文

6.关于情感有关的成语

髡奴的网络解释髡奴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髡奴的网络解释是:髡奴髡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ūnnú,是指秃头奴才。

髡奴的网络解释是:髡奴髡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ūnnú,是指秃头奴才。结构是:髡(上下结构)奴(左右结构)。注音是:ㄎㄨㄣㄋㄨ_。拼音是:kūnnú。

髡奴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亦作"_奴"。2.秃头奴才。对僧人的蔑称。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_奴”。秃头奴才。对僧人的蔑称。引清张问陶《游涿州智度云居两废寺》诗:“_奴似黠奴,势落打包去。”清捧花生《秦淮画舫录·纪丽·刘玉姿》:“盖近为一_奴所狎,往还甚数,已为僦屋移家矣。”

关于髡奴的成语

奴颜婢膝奴仆命骚耕当问奴认奴作_狂奴故态婢膝奴颜奴颜婢睐入主出奴守财奴奴颜婢色

关于髡奴的词语

狂奴故态入主出奴奴颜婢睐认奴作_耕当问奴守财奴奴颜婢膝亡国奴乌舅金奴奴颜婢色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髡奴的详细信息

狂奔的读音狂奔的读音是什么

狂奔的读音是:kuángbēn。

狂奔的拼音是:kuángbēn。注音是:ㄎㄨㄤ_ㄅㄣ。结构是:狂(左右结构)奔(上下结构)。词性是:动词。

狂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狂奔kuángbēn。(1)疯狂地奔跑。(2)奔流。

二、引证解释

⒈迅疾奔跑。引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_,救之而不辞也。”明李东阳《祭朱文鸣文》:“城东之居,地僻且孤;狂奔疾驰,_隶怨呼。”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庙鬼》:“望河狂奔,曳之乃止。”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她跳起身来,狂奔着跑出了屋外。”

三、国语词典

疾速奔走。如:「听见一声枪响,群兽狂奔,匆匆逃入森林。」词语翻译德语Amoklauf(S)_

四、网络解释

狂奔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患有头痛病需要经常喝草药的榆,对亡有深深的恐惧。榆的爸爸是个木匠,但是故事始终从未现身,而另一个木匠出现了,将门板拆下为常年咳嗽的奶奶作棺材。只是那口薄棺没有躺下全身散发苍老苦涩气味的奶奶,也没有他躺下在棺材板上吓得昏厥过去的榆,躺在那口原色光滑表面的棺材里的是榆的妈妈。

关于狂奔的近义词

决骤疾走

关于狂奔的反义词

漫步

关于狂奔的诗词

《狂奔》

关于狂奔的诗句

人狂奔月非关夜逐鹿狂奔成铤走并一路狂奔着跑向村舍

关于狂奔的成语

狂风暴雨狂轰滥炸狂蜂浪蝶举国若狂狂三诈四欢喜若狂张狂妄行狂奴故态狂瞽之言狂吠狴犴

关于狂奔的词语

狂风暴雨欢喜若狂举国若狂狂奴故态狂瞽之言狂风怒号解发佯狂狂蜂浪蝶狂吠狴犴力挽狂澜

关于狂奔的造句

1、我狂奔着,为的是不让自己感到寂寞。

2、山洪吼怒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沟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潮水伴随着像火车驶近时的巨大轰隆声,就像一群狂奔的野马,越过壕沟,冲过山头,一个劲儿地扑来。

4、飞机以飞碟的速度在蓝天轨道上狂奔着。

5、她狂奔回家。把房间里的窗户都打开,让冷风灌进来,明明冻的脸色苍白。却仍然固执的不肯让我关上窗。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狂奔的详细信息

气人文言文

1. “心里很愤怒”用文言文怎么说

1、气煞我也

释义:把我气我了

2、心甚怒

释义:心里很愤怒

3、以头抢地尔

释义:气得我恨不得拿头撞地

1、以头抢地尔

出自:《唐雎不辱使命》一文。

2、愤怒引证解释 :

《汉书·魏相传》:"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军士皆愤怒,大呼曰:'都招讨使何不用兵,令士卒徒?'" 明 方孝孺 《与友人论井田书》:"且王莽之乱,非为井田也,欺汉家之老母而夺其玺,称制於海内,海内之人愤怒,思剖其心而食之,故因变奋起。"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六回:"代兵素服李牧,见其无辜被害,不胜愤怒,一夜间逾山越谷,逃散俱尽,赵葱不能禁也。"鲁迅 《华盖集·杂感》:"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3、愤怒失控的危害:

不受控制的愤怒会损害身体健康

不受控制的愤怒会损害事业发展

不受控制的愤怒会损害人际关系

2. 怎样用文言文骂人

有ID名明鉴者,性非和顺,嘴实刁钻。昔充斑竹之列,曾以秽骂闻名。洎乎晚节,行此马甲。潜隐论坛之私,阴图废史之嬖。颠倒黑白,英雄骂做狗熊,演义历史,欺骗天下苍生。污诸葛为奸臣,损杨家将之威名。加以小人之心,虐骂成性,同党马甲,为祸论坛,民族英雄,俱被污损。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出入历史。诸葛孔明,诬之为奸臣,三桂承畴,评之以翻案。呜呼,欺华夏不振,笑中华无人?万马齐喑,叹九州之不鸣;群魔乱舞,识奸邪之忘形。

北府百战雄师,忠义之辈,奉英雄之遗志,荷祖国之兴衰。读出师表流涕,是谓之忠;叹杨家将掩面,是谓之节!是用气贯长弘,志安论坛。因天下之民心,顺宇内之正气,爰举义旗,以清,舍身成仁,杀身取义。铁血群英,咸镶义举。百战士卒,报国之心拳拳;敢之士,马革裹尸何惧!大风起而云飞扬,疾风吹乃见劲草。挥军则风云叱咤,著文则歹人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乌龙,或在铁骑,或组铁血群英社,或结铁血锄奸团。爱国之言犹在耳,誓言忠信岂忘心?诸葛一钋之土未干,杨家六尺之孤何托?倘能同仇敌忾,戮力同心,共图中华复兴,无废忠义之行。凡诸义士,同指山河。若有不识大义,徘徊资敌,坐昧金币之奖,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铁血,竟是谁家之天下!

3. 杞人忧天的文言文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4. 求内容怪异的文言文

《画皮》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幞独奔,甚艰于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丽。心相爱乐,问:“何夙夜踽踽独行?”女曰:“行道之人,不能解愁忧,何劳相问。”生曰:“卿何愁忧?或可效力不辞也。”女黯然曰:“父母贪赂,鬻妾朱门。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所弗堪也,将远遁耳。”问:“何之?”曰:“在亡之人,乌有定所。”生言:“敝庐不远,即烦枉顾。”女喜从之。生代携幞物,导与同归。女顾室无人,问:“君何无家口?”答云:“斋耳。”女曰:“此所良佳。如怜妾而活之,须秘密勿泄。”生诺之。乃与寝合。使匿密室,过数日而人不知也。生微告妻。妻陈,疑为大家媵妾,劝遣之,生不听。偶适市,遇一道士,顾生而愕。问:“何所遇?”答言:“无之。”道士曰:“君身邪气萦绕,何言无?”生又力白。道士乃去,曰:“惑哉!”世固有将临而不悟者!”生以其言异,颇疑女。转思明明丽人,何至为妖,意道士借魇禳以猎食者。无何,至斋门,门内杜不得入,心疑所作,乃逾垝坦,则室门已闭。蹑足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急追道士,不知所往。遍迹之,遇于野,长跪求救,请遣除之。道士曰:“此物亦良苦,甫能觅代者,予亦不忍伤其生。”乃以蝇拂授生,令挂寝门。临别约会于青帝庙。生归,不敢入斋,乃寝内室,悬拂焉。一更许,闻门外戢戢有声,自不敢窥,使妻窥之。但见女子来,望拂子不敢进,立而切齿,良久乃去。少时复来,骂曰:“道士吓我,终不然,宁入口而吐之耶!”取拂碎之,坏寝门而入,径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妻号。婢入烛之,生已,腔血狼藉。陈骇涕不敢声。

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道士怒曰:“我固怜之,鬼子乃敢尔!”即从生弟来。女子已失所在。既而仰首四望,曰:“幸遁未远。”问:“南院谁家?”二郎曰:“小生所舍也。”道士曰:“现在君所。”二郎愕然,以为未有。道士问曰:“曾否有不识者一人来?”答曰:“仆早赴青帝庙,良不知,当归问之。”去少顷而返,曰:“果有之,晨间一妪来,欲佣为仆家操作,室人止之,尚在也。”道士曰:“即是物矣。”遂与俱往。仗木剑立庭心,呼曰:“孽鬼!偿我拂子来!”妪在室,惶遽无色,出门欲遁,道士逐击之。妪仆,人皮划然而脱,化为厉鬼,卧嗥如猪。道士以木剑枭其首。身变作浓烟,匝地作堆。道士出一葫芦,拔其塞,置烟中,飗飗然如口吸气,瞬息烟尽。道士塞口入囊。共视人皮,眉目手足,无不备具。道士卷之,如卷画轴声,亦囊之,乃别欲去。

陈氏拜迎于门,哭求回生之法。道士谢不能。陈益悲,伏地不起。道士沉思曰:“我术浅,诚不能起。我指一人或能之。”问:“何人?”曰:“市上有疯者,时卧粪土中,试叩而哀之。倘狂辱夫人,夫人勿怒也。”二郎亦习知之,乃别道士,与嫂俱往。见乞人颠歌道上,鼻涕三尺,秽不可近。陈膝行而前。乞人笑曰:“佳人爱我乎?”陈告以故。又大笑曰:“人尽夫也,活之何为!”陈固哀之。乃曰:“异哉!人而乞活于我,我阎罗耶?”怒以杖击陈,陈忍痛受之。市人渐集如堵。乞人咯痰唾盈把,举向陈吻曰:“食之!”陈红涨于面,有难色;既思道士之嘱,遂强啖焉。觉入喉中,硬如团絮,格格而下,停结胸间。乞人大笑曰:“佳人爱我哉!”遂起,行已不顾。尾之,入于庙中。迫而求之,不知所在,前后冥搜,殊无端兆,惭恨而归。既悼夫亡之惨,又悔食唾之羞,俯仰哀啼,但愿即。方欲展血敛尸,家人伫望,无敢近者。陈抱尸收肠,且理且哭。哭极声嘶,顿欲呕,觉鬲中结物,突奔而出,不及回首,已落腔中。惊而视之,乃人心也,在腔中突突犹跃,热气腾蒸如烟然。大异之。急以两手合腔,极力抱挤。少懈,则气氤氲自缝中出,乃裂绺帛急束之。以手抚尸,渐温,覆以衾裯。中夜启视,有鼻息矣。天明竟活。为言:“恍惚若梦,但觉腹隐痛耳。”视破处,痂结如钱,寻愈。异史氏曰:“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哀哉!”

来源:《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清)

5. 关于吝啬的文言文

当王氏后,赵氏提起要送与两位舅爷赶考盘程银子时,严监生听而不言,“桌子底下一个猫就扒在他腿上,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这个猝然之间的暗暗发狠的动作,正是他此刻怜惜银子、憎恶两个舅爷的心理流露..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话说严监生临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小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次早打发几个家人、小斯,满城去报丧。族长严振先,领著合族一班人来吊孝;都留著吃酒饭,领了孝布回去。

6. 用文言文怎么说“脾气暴躁”

以脾气(温和)为之生人

一.季常之癖:

1.读音:jì cháng zhī pǐ

2.成语典故: 宋朝人陈糙,字季常,他的妻子柳氏脾气暴躁,醋性很大,陈很怕她。后称人怕老婆就说有“季常之癖”。

二.狂奴故态:

1.读音:kuáng nú gù tài

2.成语典故: 狂奴:对狂士的亲昵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旧称狂士的老脾气。成语出处: 《后汉书·严光传》:“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成语出处: 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

三.弄性尚气:

1.读音:nòng xìng shàng qì

2.成语典故: 指凭感情办事,好耍脾气。

7. 文言文翻译

译文:

天地之间正气存,赋予形体杂纷纷。地上江河与山岳,天上日月和繁星。人有正气叫浩然,充塞环宇满盈盈。生逢圣世清明年,平平和和效朝廷。国难当头见气节,永垂青史留类名。齐国太史不惧,崔杼弑君载史籍;晋国董狐真良史,手握“书法不隐”笔;韩国张良雪国耻,椎杀秦皇遭通楫;苏武留胡十九年,终日手持汉朝节;巴郡太守老严颜,甘愿断头不妥协;晋代侍中名嵇绍,为救国君酒热血;张巡当年守雎阳,咬牙切齿讨逆贼;常山太守颜杲卿,骂敌骂断三寸舌;辽东管宁“着皂帽”,清操自励若冰雪;诸葛《出师》复汉室,鞠躬尽瘁何壮烈!祖逖渡江誓击楫,奋威慷慨吞胡羯;秀实夺笏击狂贼,贼头破裂直流血。浩然之气多磅礴,志士英名万古存。每当正气贯日月,谁把生放在心。

地靠正气得以立,天靠正气成至尊。三纲靠此得维持,道义以此为本根。可叹我生逢乱世,竞无才力救危亡。被俘仍戴南国帽,囚车押我到北方。折磨摧残何所惧,酷刑只当饮糖浆。牢房寂见鬼火,春来紧闭黑茫茫。老牛骏马共槽食,鸡窝里面栖凤凰。一旦染病便亡,枯骨弃野多凄凉。如此恶境囚两载,各种毒害不能伤。牢房阴森令人哀,是我安乐之天堂。岂有智谋与巧计,能防邪毒来伤身。光明磊落忠义心,我视生如浮云。我心悲伤悠绵绵,好似苍天哪有边?贤哲虽然已远去,榜样令我心更坚。檐心展读圣贤书,光华照彻我容颜。

原文: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威字在第三个字的四字成语大全

1. “威”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威德相济: 威:威力;德:恩惠;相济:相辅相成。威力和恩德交互施用,相辅相成。

威风凛凛: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威风八面:形容神气十足,声势慑人。

威风祥麟: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威武不屈: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 *** 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威迫利诱: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威震天下:威名传于全国,震惊世上。

2. 第一个字是狂,第三个字是威的成语

没有这样的成语。

所有狂开头的成语:

狂吠狴犴 吠:狗叫;狴犴:传说中一种野兽名,这里指狂犬。狂犬乱叫。

狂风暴雨 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狂风骤雨 原形容大风大雨。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狂奴故态 狂奴:对狂士的亲昵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旧称狂士的老脾气。

狂犬吠日 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狂妄自大 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自中无人。

狂风恶浪 恶浪:凶猛的浪头。比喻形势或处境非常险恶、危急。

狂风怒号 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狂蜂浪蝶 比喻轻薄放荡的男子。

狂瞽之言 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言论。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亦作“狂瞽之说”。

狂轰滥炸 指疯狂地轰炸。

狂朋怪侣 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

狂朋怪友 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同“狂朋怪侣”。

狂朋恠友 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同“狂朋怪侣”。

狂嫖滥赌 指沉溺于。

狂三诈四 狂:诓的假借,诓骗。一味欺诈。

狂涛骇浪 比喻剧烈的社会运动。

狂涛巨浪 比喻剧烈的社会运动。同“狂涛骇浪”。

3. 有威字的成语大全

善男信女、信手拈来、信马由缰、信誓旦旦、杳无音信、信口雌黄、信口开河、尽信书不如无书、花信年华、难以置信、言而有信、背信弃义、将信将疑、信笔涂鸦、信赏必罚、信以为真、言而无信、深信不疑、半信半疑、取信于民、孝悌忠信、讲信修睦、信言不美、信而有征、信而好古、轻诺寡信、取信于人、笃信好学、信守不渝、风信年华 八面威风、并威偶势、草木知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恩威并行 恩威并用、恩威并重、奋武扬威、汉官威仪、赫斯之威 狐虎之威、狐假虎威、狐藉虎威、假虎张威、祲威盛容 克爱旦胆测感爻啡诧拾超浆克威、龙威虎震、龙威燕颔、群威群胆、擅作威福 社威擅势、摄威擅势、声威大震、威风八面、威风凛凛 威风扫地、威风祥麟、威凤祥麟、威凤一羽、威迫利诱 威望素著、威望素着、威武不屈、威胁利诱、威信扫地 威刑肃物、威震天下、威重令行、畏威怀德、下车作威 下马威、祥麟威凤、扬威曜武、扬威耀武、扬武耀威 养锐蓄威、养威蓄锐、耀武扬威、咫尺威颜、作福作威。

4. 含有威字的成语大全

八面威风 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草木知威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恩威并行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恩威并重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狐假虎威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汉官威仪 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狐虎之威 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 *** 。

群威群胆 威:力量;胆:胆识。集中群众的力量和胆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擅作威福 擅:自作主张。滥用职权,作威作福。

声威大震 声势和威望急速增长,使人非常震动。

社威擅势 倚仗权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威信扫地 威信:威望和信誉。威望、信誉全部丧失。比喻威望和信誉完全丧失。

5. 第三个字是在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腥闻在上、

言犹在耳、

黄雀在后、

遭劫在数、

满不在乎、

薄技在身、

勿忘在莒、

成竹在胸、

骨鲠在喉、

龙德在田、

成算在心、

三星在天、

拳拳在念、

高下在口、

念兹在兹、

珠玉在侧、

珊瑚在网、

风斯在下、

高下在心、

切切在心、

如芒在背、

高下在手、

大权在握、

芒刺在躬、

寸铁在手、

诽誉在俗、

凤凰在笯、

历历在目

如鲠在喉、

民生在勤、

得失在人、

飞龙在天、

蛮不在乎、

谋事在人、

遥遥在望、

夙夜在公、

痌瘝在抱、

有言在先、

似箭在弦、

有约在先、

告老在家、

芒刺在背、

高高在上、

鸾鹄在庭、

三星在户、

心不在焉、

怀恨在心、

历历在耳、

提心在口、

满不在意、

如箭在弦、

昭昭在目、

尽其在我、

痌癏在抱

6. 带“威”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威”字的成语有:1、威震四方读音:[wēi zhèn sì fāng] 释义:声望称号,四方:一个很大的区域指很广大比如一个国家。

指一个人的威名声望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可以让整个国家或地区的人都知道。造句: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大都曾经是叱咤风云、威震四方的革命将领。

2、威仪孔时读音:[wēi yí kǒng shí ] 释义:孔:甚,很。仪容严肃,举目庄重,甚合时宜。

造句:这个场景看起来威仪孔时。3、作威作福读音:[zuò wēi zuò fú] 释义: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

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造句: 我们决不容许那些作威作福、损害人民利益的人肆意横行。

4、威名远播读音:[wēi míng yuǎn bō] 释义:威风和名声传播得很远,多形容人。造句:当他十六岁时已是威名远播的射雕英雄了!5、威震天下读音:[wēi zhèn tiān xià] 释义:威名传于全国,震惊世上。

造句:他想起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想起威震天下的汉武帝。6、怀德畏威读音:[huái dé wèi wēi ] 释义:怀德:心中怀有感恩戴德之情。

指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激而又惧怕其威严。造句:群蛮跋扈,世绝南疆,摇荡边垂,亟为尘梗,怀德畏威,向风请顺,倾陬尽落,其至如云,此又王之功也。

7、擅作威福读音:[shàn zuò wēi fú] 释义擅:自作主张。滥用职权,作威作福。

造句:时丞相乙浑擅作威福,多所。8、社威擅势读音:[shè wēi shàn shì] 释义:倚仗权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造句:这个人社威擅势。9、不怒自威读音:[bù nù zì wēi] 释义:身居高位或正气凛然的领导型气场。

造句:刘先生面色凝重,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魄,大厅里瞬间阗寂无声。10、威尊命贱读音:[wēi zūn mìng jiàn] 释义:法令尊严、生命贱微,极言军令如山倒,宁可牺牲生命,不得抗令。

造句:那个年代真是威尊命贱。

管不住脾气文言文

1. 发脾气的古文是什么

乱发脾气的乱,文言近义词有:滥 妄 胡乱

发脾气,文言近义词语有:怒 愤 愤然 作色 愤然作色 艴然而怒

无名火起 疾言厉色 勃然变色 勃然大怒 攘臂瞋目 赫然而怒 雷霆大作 发指眦裂 揎袖捋臂 拂袖而去 气冲牛斗

向别人乱发脾气可表达为:

与人一言不合,艴然而怒,攘臂瞋目,几挥老拳。

与人一语龃龉,动辄赫然震怒,厉声呵詈,拂袖而去。

于不经意间稍触逆鳞,即雷霆大作,气冲牛斗。

动辄无名火起,瞋目咆哮,几至攘臂相向。

于人妄加雷霆。

于人滥施其无名之怒火。

等等。可视情结撰。

2. 劝别人不要生气文言文怎么说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出处:《生于忧患,于安乐》

意思: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于安乐也

出处:战国 孟子《生于忧患,于安乐》

意思: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出处:唐代诗人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意思: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罢了。

4、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出处:《增广贤文》。

意思:命里面要来的挡都挡不住,命里面没有的强求也是无济于事,什么都要随其自然。

5、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出处:晚唐罗隐的《自遣》

意思:今天有酒就今天喝醉,那管他明天的忧愁。反映的是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思想,也体现了一种愤世嫉俗的情绪和对现实的无奈.

3. 形容性子急的古文

形容性子急躁的成语有

按纳不下:按纳:抑制,忍耐。无法抑制。多指心里忍耐不住,情绪急躁或忧虑。

按纳不住:心里急躁,克制不住。

按捺不住: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躁,克制不住。

暴跳如雷: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暴躁如雷: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不骄不躁: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不忙不暴:态度纵容,不忙乱,不急躁。

操切从事:操:做。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操之过蹙:犹言操之过急。指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操之过急: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撮盐入火: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4. 用文言文怎么说“脾气暴躁”

以脾气(温和)为之生人

一.季常之癖:

1.读音:jì cháng zhī pǐ

2.成语典故: 宋朝人陈糙,字季常,他的妻子柳氏脾气暴躁,醋性很大,陈很怕她。后称人怕老婆就说有“季常之癖”。

二.狂奴故态:

1.读音:kuáng nú gù tài

2.成语典故: 狂奴:对狂士的亲昵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旧称狂士的老脾气。成语出处: 《后汉书·严光传》:“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成语出处: 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

三.弄性尚气:

1.读音:nòng xìng shàng qì

2.成语典故: 指凭感情办事,好耍脾气。

关于情感有关的成语

1、情不自胜:胜:承当得起,这里指忍受。感情悲痛得无法忍受。

2、千里神交:相隔千里,精神契合。指友情深厚。

3、情深一往:指对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

4、长相厮守:长时间在想一起互相守侯。

5、百爪挠心:一百只鸟兽的爪子在心里抓。喻指痛心,担心,伤心,心情不安。

6、逾墙钻隙:喻指男女偷情。

7、甘心情愿:完全出于自愿。形容自愿作出某种牺牲。

8、纸短情长: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长。

9、纸短情长:指信上写不完思念之情。

10、谊切苔岑:切:亲近;苔岑:志同道合的朋友。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

11、情深义重: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12、风情月意:风情,男女恋爱的情怀。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

13、义海恩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

14、铁石心肠:心肠跟铁石一样硬。形容不易为感情所动。

15、恩恩爱爱:夫妻恩爱,情义极为深厚。

16、桃花流水: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17、白头偕老:意思是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18、多愁善感:善:好,经常忧愁,容易感伤。形容感情脆弱。

19、不为已甚:为:做;已甚;过火的事。指不做过分的事情。

20、儿女情长:指过分看重爱情。

21、浓情蜜意:感情深厚,像蜜一样甜、浓。多用于形容情侣间的感情。

22、谈情说爱:男女叙恋情,谈恋爱。

23、倩女离魂:旧指少女为爱情而。

24、暮翠朝红:形容爱情不专一。

25、风流水性:性情风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

26、云心水性: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27、婆婆妈妈:形容言语罗嗦,办事不干脆利落。也形容感情脆弱。

28、怡然自得:形容和悦并自鸣得意。

29、天荒地老:指经历的时间极久远。常用于人们的爱情宣言。

30、断雨残云:比喻男女的爱情被阻隔或断绝。

31、情深骨肉: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

32、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33、通家之好: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

34、一往情深: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35、高歌猛进:大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情绪高涨,斗志昂扬,大踏步地前进。

36、怅然若失:心中迷离恍惚,没有了主意。形容神志迷乱,心情忐忑的样子。

37、侧隐之心:同情遭受不幸的人而引起的怜悯的心理。

38、抵足而眠:脚碰脚地睡眠。形容双方情谊深厚。

39、交浅言深:言深:话说得恳切。指对交情不深的人恳切地加以劝说。

40、情真意切:指情意十分真切。

41、觅爱追欢:追求爱情与欢乐。

42、故剑情深: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43、字里行间:指文章的字句中间所表达、流露或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44、灰心丧气:丧失信心,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45、情深潭水:比喻友情深厚。

46、连枝共冢: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47、千载一弹:极言彼此交情深厚,甚为难得。

48、如胶似漆:像胶和漆那样粘结,形容感情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49、情天泪海:形容一味沉溺于感伤的爱情世界。

50、归心似箭:形容返回的心情十分迫切。

51、打情骂俏:相互假意打骂,借以调情。

52、花好月圆: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53、身心交病:交:一齐,同时;病:损害。身体和心情都很坏。

54、恩逾慈母: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55、人情淡薄:指人的感情非常冷淡,不深厚。

56、琴心相挑:以琴声传达心意,表示爱情。

57、不露声色:思想感情不从语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

58、略变原情:撇开表面的事实,从情理上加以原谅。

59、知遇之恩:受到赏识或重用的恩情。

60、同盘而食: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61、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62、舐犊情深:老牛用舌舔小牛,表露爱抚之情。喻指父母爱儿女之情极其深厚。

63、两情相悦:形容双方对彼此都有好感。

64、海誓山盟:男女指山、海发誓,表示爱情要像山、海那样永恒不变。

65、鸳俦凤侣:形容男女欢爱似鸳鸯、凤凰般相偕作伴。

66、管鲍之交: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67、男欢女爱:形容男女间的倾慕爱恋之情。

68、舐犊情深: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69、花成蜜就:比喻好事圆满地完成或实现。多指爱情婚姻生活。

70、捶胸顿足:敲打胸口,跺着双脚。形容悲伤、悔恨的情态。

71、人琴俱亡:亡:去,不存在。表示看到遗物,悼念者的悲痛心情。

72、情投意合:投:合得来。形容双方思想感情和心意都很融洽。

73、桃花潭水:比喻友情深厚。

74、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75、民怨沸腾:百姓的怨怒之情达到顶点。

76、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和经验。

77、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78、琴瑟和好:比喻夫妇情深和美。

79、雨意云情:比喻男女间的爱情。

80、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81、两厢情愿:双方都出于本心地愿意。

82、一人之交:亲密得象一个人。形容交情深。

83、恩深法驰:驰:废弛。因恩情深厚关系密切而不执行法纪。

84、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句子大全,没有别的考虑。

85、情深似海: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86、鱼水深情:象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87、百年好合: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88、天高地厚:比喻恩情深厚;也形容事物艰巨复杂。

89、千里鹅毛: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

90、豪情壮志:豪壮的心情,雄伟的理想。

91、情比金坚:感情比金子还坚固,形容感情非常坚定,常作于男女爱情。

92、情投意合: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93、契若金兰: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94、忽忽不乐: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情态。

95、藏头露尾:形容遮遮掩掩怕暴露真情。

96、谈情说爱:指谈恋爱。

97、相亲相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98、醋海翻波: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

99、伉俪情深:伉俪:夫妻,配偶。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100、知情达理:见“通情达理”。通晓人情,理解事理。形容说话做事合情合理。

101、丝恩发怨:细丝那样的恩情,头发那样的仇怨。形容极小的恩怨。

102、手足之情:兄弟的情义。

103、意气用事:意气:由于主观、偏激而产生的任性的情绪。凭感情冲动办事。

104、疾言厉色:言语急迫,神色严厉。多形容发怒或发窘的情态。

105、季友伯兄:比喻交情深,义气重。

106、平心静气:心情平静,不感情用事。

107、恩恩爱爱:形容夫妻感情深厚或骨肉亲情。

108、深情厚谊:谊:交情。深厚的感情与友谊。

109、柔心弱骨:形容性情柔和。

110、恨相见晚: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111、柔情密意:指温柔亲密的情意。